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让幸福指数 为GDP引路

2011-03-04 作者: 上传人:

  3月,全国两会召开,中国最重要的一批雕塑师云集北京。就在半个月前,中国的GDP总量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紧赶慢赶,一个五年,又一个五年,陡然已是世界第二。这当然值得骄傲,但更应自省。日本经济财政相与谢野馨说:“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反观我们自己,在年复一年的GDP崇拜中,是不是忘记了什么,忽略了什么。

  为了GDP,我们牺牲了环境,化工厂林立,时不时在居民身边来个爆炸,漏点毒气;为了GDP,我们忽略了宜居,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却变得越来越贵族化;为了GDP,我们漠视了民众权益,在大拆大建中,很多人为维护自己的居所付出了血的代价。增长很重要,GDP很重要,可是唯GDP的结果只会让经济增长走上脱离民众福祉的羊肠小道。

  幸福来自于财富的创造,更来自于财富的分配和共享,来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些,不是光给出一个GDP数字就能解决的。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栏作者丹比特纳日前完成全球之旅,并选出了4座心目中最幸福的城市。排在首位的是新加坡,那里的市民高度评价城市的整洁度和安全感。排在第二位的是丹麦奥尔胡斯市,他们幸福的来源是市民感到彼此平等,并且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和教育服务。可见,幸福不能由数字赋予,幸福只在人们心里生长。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有关“幸福”的问题时说:“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标准可能人们都有不同……我只是说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经济的发展不能滋养这些“心”,发展也就失去了它的目标和灵魂。

  单纯追求增长的增长主义已经走到尽头,也应该走到尽头了。《十二五规划建议》不再设定GDP量化指标,表明高层已经意识到了增长主义的危害,而试图改弦更张,引导各级政府关注民生,关注民众的幸福。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高频词。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昨天的中国新闻周刊上有一篇文章称,告别唯GDP论成全国共识,幸福指数将成导向。幸福,它是一种主观评价,可幸福指数却可以成为客观考核体系的一部分。因为幸福指数由具体问题构成。新浪上有个央视“鲁健两会观察”的调查,有一个问题问道:你认为幸福指数首先取决于下面哪个因素?排在前五位的答案是:房价物价的平稳、收入水平的高低、社保体系的完善、城市公共环境的宜居、教育的普及程度。这些具体问题解决得好,民众的幸福指数就高。

  两会,在路上,幸福在路上。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