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大叔今年春晚一句戏谑:“年年都出来,挺大个脸。我不喜欢他啊,”道出内心的焦虑。这个干了一辈子的小丑,永远成不了伟大的小丑。 什么是小丑?司马迁是这样定义的:“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他们“谈言微中,亦可解纷”。他们能够逗你玩,也常常逗你玩,但逗你玩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伟大的人民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用诗句赞美他们:“他向财富问,你来自何方?他向观点问,你为谁服务?哪里压迫横行,人民听天由命。他就站出来,指名又道姓。” 1997年10月9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意大利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小丑达里奥·福。 “创作富有战斗性的戏剧”,“真正的人民戏剧”,是达里奥·福的座右铭,是他一生执著追求的旨趣。 不妨看看达里奥·福的作品: 《一针见血》对装腔作势的说教和虚假的英雄主义进行嘲讽,《大天使不玩台球》讽刺政府官僚的败行劣迹,《他有两支长着白眼睛和黑眼睛的手枪》揭露法西斯主义同资产阶级、黑社会组织同政权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总是魔鬼的不是》、《工人识字300个,老板识字1000个,所以他是老板》对资本家竭尽挖苦讽刺之能事,《砰,砰,谁来了?警察》取材于无政府主义者图谋炸一家米兰银行而被捕的案件,抨击意大利当局的暴力与卑鄙…… 再看看赵本山,除了偶尔说了句乡长“扯淡”外,把全部的包袱放在了嘲弄口吃、胖子、傻头傻脑和锱铢必较农民身上,这就是赵本山的本事,只能嘲笑那些弱势没有危险的群体。(迟国维) 东方网:赵本山的小品一年不如一年? 老套的男女情感误会,观众都洞若观火,剧中人却在那里纠来扯去,毫无悬念和新鲜感;那些反复使用的逗笑招数,已经让人生厌,实在笑不出来。不客气地讲,赵氏小品差不多快走到尽头了。 也许因为自己是喝着辽河水、啃着玉米面饼子长大的,多少年来本能地喜欢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可以说是他的铁杆粉丝。但这几年来却明显地感到,赵氏小品一年不如一年,特别是今年春晚《同桌的你》,真让人觉得“江河日下”了。老套的男女情感误会,观众都洞若观火,剧中人却在那里纠来扯去,毫无悬念和新鲜感;那些反复使用的逗笑招数,已经让人生厌,实在笑不出来。不客气地讲,赵氏小品差不多快走到尽头了。 任何事物都有高峰低谷,这并不奇怪。但就赵氏小品而言,之所以盛极而衰,除了事物的内在规律之外,至少有两点致命的硬伤。一是远离社会的热点和民生疾苦,疏离了大众。回想早些年,不论是鞭打干群关系的“三鞭子”,还是讥讽干部公款吃喝、不办实事的“扯蛋”等,赵氏小品都不同程度地干预了生活,抨击了时弊,表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与喝彩。但是,后来却走上了纯粹搞笑、逗乐的“忽悠”之路,“卖拐”也好,“卖车”也罢,都是内容苍白之作,除了赚取廉价的笑声,没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这种变化的轨迹,恐怕是赵本山先生曾经宣称过的“不碰政治”的直接结果。但是,像喜剧小品这类形式的文艺作品,一旦远离了社会,远离了民生,其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许多年来相声的穷途末路,已是前车之鉴。照着这条道走下去,赵氏小品也玩不了多久了。 二是透支了生活积累,步入了胡编乱造的歧途。赵本山先生早期的许多好作品,都能让人从中感受到黑土地上浓浓的风土人情,这完全得益于他曾经拥有的丰富的农村生活积累与感悟,与他得天独厚的农民出身有着直接的关系。诚如周恩来总理生前所言,文艺创作的规律是“厚积而薄发”。好东西的背后必定是厚厚的生活积淀。然而,在商业化了的演艺界,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赵本山先生,身不由已、无可奈何地以近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去“制造”文艺作品,早就透支了生活积累,掏空了生活体验,遭遇今天的尴尬实属必然。看看黑龙江电视台频频亮相的《本山快乐营》,完全是在胡编乱造,哪还有文化和艺术可言,连浅文化都谈不上,人们从中只能看到赵氏小品衰败的影子。 赵本山先生的表演天赋和才华,虽然举世公认,但没有好剧本,英雄也无用武之地。作为赵氏的崇拜者,真不愿意看到赵氏小品走到这一步。但本山先生听不进善意的批评,并且在《同桌的你》中特意用了这样一段台词:“我不喜欢赵本山,在我们高雅人的眼里,他那些玩艺太俗。”(大意)把这些话说成是对有不同意见的观众的挑衅与反击,可能有点过,但却真的令人反感。这也难怪,他不是公然说自己“在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熟悉方面可以当教授们的老师”吗?但动辄坐着私人飞机“天马行空”,常常在高尔夫球场里消遣的大老板,又能有多少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体验呢?远离了培育自己的黑土地,远离了曾经与之为伍的农民兄弟,又听不进批评意见,赵氏小品只能一年不如一年,真是太可惜了!(汪长纬) 东方网:赵本山台词被删是警告还是矫情? 确实,从第一次新人亮相到今年的春晚,近二十年的不离不弃,赵本山创造了春晚的一个奇迹,但正由于常年的连续作战,消耗了赵本山的创作精力,这几年春晚小品明显呈现弱化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的春晚,最热的话题还是离不开赵本山,赵本山的小品似乎成了衡量春晚水平高低的一杆尺,赵本山的小品的成功,春晚也就基本上成功了。所以,任何一届总导演总是把春晚的成功的“宝”压在了赵本山的身上。 确实,从第一次新人亮相到今年的春晚,近二十年的不离不弃,赵本山创造了春晚的一个奇迹,但正由于常年的连续作战,消耗了赵本山的创作精力,这几年春晚小品明显呈现弱化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春晚由于背负着国人的审美期待,全国人民对春晚都寄予厚望,随着观众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文化娱乐活动选择的多元,一台荧屏年夜饭与众口难调的审美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观众中明显存在着“倒赵”和“顶赵”的水火不容的两股势力,每年的春晚前后,围绕春晚和赵本山的争议声不绝于耳。 今年的小品《同桌的你》在一片喧闹的炒作声中与观众见面了,与去年的《捐助》一样,演员还是那几个演员,布景还是那个大同小异的布景,东北农村的那个“炕”依然占据在舞台的中央,赵本山带着王小利和李林这对夫妻档、还有小沈阳联袂上演了回忆学生时代“同桌的你”。许多观众都和我一样,等待赵本山出场的那一刻,事与愿违,等了一年并没有等来预期的效果。其实,连赵本山自己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现在的赵本山每逢春晚,内心都很纠结,他自己也承认:“现在是下也下不来,上也只能这样的尴尬位置。”同时,赵本山希望央视春晚能多开几扇窗,谁有能力谁就有权在这一天站在这个台上”。 最近,《北京晚报》披露:连日来收看央视春晚重播的观众突然发现:赵本山小品《同桌的你》中,赵本山最后自我调侃的一段“拉倒,别提他了,我最不爱看他,年年都出来,挺大个脸”被央视整个删掉了,而他和王小利这段对话,也被一些网友评价为小品里最给力的一段台词。本山大叔不植入广告了、改自我嘲讽了,因此不少网友对央视此举很不满。率先在微博上对此事发表评论的是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董路,他还在自己的博客中对这个举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董路认为,央视删掉这段台词表明:“1、此段落被认定乃本山大叔''个人情绪''的表达;2、此段落为既定剧本之外的''擅自加词'';3、赵本山和央视的关系进入到''史上最微妙''的阶段”。 赵本山这段自嘲之所以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好感,因为这番话表达了许多观众认为赵本山应该退出春晚的想法。但是,是否暗示着赵本山不再上春晚的“归隐”之心,现在还很难下结论,因为这样的话,赵本山已经说过多次,每年不是还是按部就班地上春晚。现在赵本山已经退居幕后,甘当绿叶,重点转移到培养出几个能够顶替自己的爱徒身上,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小沈阳还是王小利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离开了赵本山的呵护,还挑不起春晚这个大梁,所以,赵本山暂时还不会离开春晚这个舞台。 央视重播春晚删去赵本山这段自嘲式的台词,是不是给赵本山一个无声的警告,笔者不敢妄加推测。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央视对于赵家班而言,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宣传平台,赵本山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拒绝这个诱惑的。所以,我敢断言,赵本山“擅自加词”的行为,是一种矫情的表现,明年春晚,赵本山不会轻言放弃。作为观众而言,其实,赵本山上不上春晚的关键还是要看他是否拿得出有艺术质量的小品,现在是临时抱佛脚,“功”到用时方恨少,过度消费自己的艺术才华,引起创作质量的滑坡。窃以为,勉为其难,赵本山还是不上春晚为好。(吴为忠) 荆楚网:我来替赵本山说几句公道话 黄宏、巩汉琳、郭达、魏积安等虽然一直活跃,却因为在艺术的舞台上身后萧条,让人看的只是他们一样的身影和少有改变的演出风格。只有赵本山,通过一系列的电视剧和连续几年利用春晚这个舞台,不遗余力地推出自己的徒弟。 春晚落下帷幕,自然又到了人们评头品足,说三道四的时候。兔年春晚,虽然有着开门办春晚的创新,虽然有旭日阳光、西单女孩、深圳农民工街舞让人耳目一新,仍然摆脱不了众口难调、差强人意的结局。春晚整体水平的下降,以至于审美疲劳丛生,看过之后,记忆中居然没有留下什么。 但是,赵本山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思考,同时产生一股深深的敬意。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小品演得有多精彩,如果说整台春晚差强人意,赵本山的小品与他以往春晚的小品精品相比,更是差强人意。它的严重脱离现象生活的真实,给人的感觉不仅仅只是江郎才尽,而是粗制烂造。但是,赵本山从《不差钱》开始,利用春晚这个难得的舞台,推挟徒弟,扶持新人,这样的做法难能可贵,这样的精神让人钦佩。 中国人是很讲究师徒名份的,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者传道授业,作为徒弟,师父如能倾囊相授,学得师父的真本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行走江湖,就已经十分地幸运。而师父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再推举弟子一把,让徒弟在成名成家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快,这需要何等的胸怀与智慧?同时,作为弟子,又是何等的幸运与幸福? 在我国的文艺界,历来是很讲究的师承关系的。象京剧、相声等民族剧种,更是讲究师父的口传心授。正是因为有梅兰芳等大师,诲人不倦,才有今天梨园花开灿烂,正是因为有侯保林这样的相声大师大力扶持后人的壮举,在相声的舞台上,才有了马季、姜昆、冯巩、郭德纲等相声名家给人们带来笑声与艺术的享受。 最近几年的小品舞台,赵丽蓉走了,高秀敏走了,她们走后的小品舞台,只剩下蔡明和宋丹丹,再也没有出现可圈可点的,得到大众喜爱的女性小品演员。黄宏、巩汉琳、郭达、魏积安等虽然一直活跃,却因为在艺术的舞台上身后萧条,让人看的只是他们一样的身影和少有改变的演出风格。只有赵本山,通过一系列的电视剧和连续几年利用春晚这个舞台,不遗余力地推出自己的徒弟。这是小沈阳等赵本山徒弟的幸运,也是小品艺术的幸运。 人总是会老的,也总是会死的。如果其它的著名小品演员、相声演员、歌唱演员,所有的艺术家都能够象赵本山那样,不仅自己活跃在艺术的舞台,而且,倾情地扶持后人,推出新人,则我们的艺术舞台就会不断地推陈出新、新人辈出,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就会不断地得到传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艺术家的艺术青春也就不会因为年老花黄而衰败,真正的艺术也就不会因为艺术家的离世而一骑绝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