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走出低利润率的困境,全球代工大厂伟创力正在转向生产低量产、高复杂度、高集成度的产品。 伟创力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建章说,公司过去主业为电子线路板和为电脑等数码消费品做代工,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平均利润率不足3%。近年来开始向高端代工转型,比如,为汽车制造业、工业、基础设施等做系统集成,平均利润率提升到15%左右。 接受采访的中国代工企业普遍认为,造成目前“高顺差、低利润”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加工贸易产业的主动权更多地掌握在作为需求方的跨国企业手中。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何伟文日前撰文指出,全球化生产和贸易流程由跨国公司主导,以利润最大化为基础。最后产品的所有权及主要利润都属于他们。 由于无视国际贸易格局的合理需求和发展方向,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自身的经济再平衡计划中,均将“多出口、少进口”列为重要主张,并且不惜采取施压人民币汇率、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等措施。 “在本国企业已经占有主要利润空间的情况下采取这些措施是没有意义的。最终受害的将只是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广东国际经济学会理事刘德学说。 事实上,这些保护主义的政策导向已经对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和跨国企业的经营产生了影响,最显著的迹象之一就是近年来跨国企业对加工贸易产业进行“主动”升级转型的动力明显减弱。 以美国“出口倍增”计划为代表,欧美发达国家出于国内经济发展需求,采取了收缩战略,增加其国内投资。但这一政策的最直接效应就是减缓了跨国企业在华代工厂的转型升级步伐,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毛韵诗说。 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之一,广州的情况就是一个例证。广州市外经贸局局长肖振宇介绍说,2009年以来,跨国企业在华设立机电产品、高新科技产品代工企业的步伐明显放缓,投资增加基本在物流、配送等环节。 晶华光学的黄河说,正是因为发现在代工的道路上越走越窄,企业才痛下决心进行转型。“在转型前,我们的毛利率只有14%;2010年,作为一个直接向欧洲和美国消费者提供产品的跨国企业,我们的毛利率攀升到了45%。我认为我们的转型非常成功。”黄河说。 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我希望,未来的中国制造也能够像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的产品一样,与高端、高质挂上钩,但最好不要与低价脱钩。” 然而,“中国制造”要实现这个愿望,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目标。在传统的贸易壁垒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和“服务壁垒”等新手段纷纷粉墨登场。 经济学家早就达成共识,一个国家的外部平衡政策的重点是维持一个与该国具体情况相协调的最优的经常项目水平。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导致贸易战并损害各国人民的整体福利。 我们有理由期待,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正视国际产业分布格局的真实情况,并制定正确的贸易和经济政策,避免加剧后危机时代全球贸易面临的不平衡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