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拿着助学金 “贫困生”上学放学都打的
学校奖助学金评选标准和程序受质疑 专家:这种现象与社会大环境有关
本报讯(记者 张瑜琨 实习生 苏晓明 大学生记者 张才溢) “天天坐出租车上学放学,还拿贫困救助金。” 湖北爱心社一负责人吴旭可昨日致电本报称,湖北省某重点示范高中的一名“贫困生”每天上学放学都坐出租车,竟然还拿着贫困救助金,这让曾被选为湖北爱心大使的吴旭可很生气。
吴旭可对于拿着贫困助学基金却坐出租车上学放学的学生感到很失望,“能够坐出租车上学放学,就说明他家里不贫困,并不具备拿助学金的资格,我对这种学生感到很失望,看到那些真正的贫困生拿不到助学金,我感到很痛心。”
“学校并没有走访核实,因为一一走访核实的费用太高,我们根据平时的表现来确定受资助名单。”该贫困生就读高中政教处主任王老师介绍,“该生受资助后,有的同学反映了该生上学放学坐出租车的事实,我们随即取消了对她的资助。”
“她既然有钱上学放学都坐出租,难道还在乎这点贫困资助金吗?”一位同学气愤地说,“这是一种诚信问题,是道德低下的表现。”
同样受资助的李同学对此也颇有微词,“我也是受资助的,我其实没有资格去说三道四,但是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去为那些真正贫困的学生着想,不应该贪图小便宜。”
“许多高中包括大学,都存在学生虚报家庭年收入的情况,从而拿到助学金,买电脑、相机。”吴旭可表示,这与很多学校的奖助学金的评选标准和程序不合理有关,“奖助学金评议制度需要改进,必须让助学金资助那些真正需要资助的人。”
声音
“既然是贫困生,每天上学放学都坐出租车,这种做法确实不应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德华表示。
“但同时我们也应更理智看待,我们总是要求贫困生生活要简朴,难道他们就只应该‘捡别人剩下的饭菜’?贫困生有权利向往更好的生活。”张德华有些激动地说。
对学生的虚假申报问题,张德华表示,这有学生本身诚信度的问题,但也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关系,“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不好,而我们要求学生100%的诚信,这是不人道的,也是苛刻的。”
记者调查
虚报家庭收入申请助学金 大学生称“为尽孝”
本报讯(记者 张瑜琨) 记者昨日在我省某部属高校看到,一位同学的学工部个人档案上,家庭的年收入竟然是500元,这让人难以置信。此档案为学工部助学系统设置,主要作为评选助学金的依据。该生称,此举是“想替父母分担一部分生活费,是尽孝。”
“我们也知道这个数据不真实,现在哪个家庭的年收入才500元?”该校学工部负责人表示,这些同学主要就是为了能得到每年2000块钱的学生助学金才虚报了家庭情况。
经过调查得知,这并不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在该校有70%—80%的同学存在虚报的情况,填写的家庭收入状况均不属实。据了解,学生这么做有的是因为不想张扬,而有的是为了能够得到助学基金。
“我不觉得这是一种道德低下的表现,因为我只想拿点助学金减轻下父母的负担,也是尽自己的一点孝心。”一位拿到助学金自称家庭年收入为1000元的同学说,要是他自己如实填写,他肯定得不到助学金,因为很多同学都是瞒报,都填得很低。
对此,该校学工部的负责人表示也很无奈。“对于贫困生的确定难度很大,如果一一下去走访调查,那真的太困难了,费用太高,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学生能够自觉诚信,寄希望于各院系能够认真对待,同学检举。”
相关新闻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将“抄家底”
本报讯(记者 张瑜琨 通讯员 程学奎 梁炜) 昨日,在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表示,高校资助诚信机制有待加强,助学贷款的还款违约率仍占有很大比重。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金元在会上强调,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应尽的责任,我省资助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资助工作以及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全面摸底,并建立健全评审机制,对资助专款经费要公开、透明,及时落实奖助学金的发放,将资助工作纳入高校评核范畴。
资助流程将由学生申请填写家庭情况表,并由乡镇,县级民政部门核查、盖章,以及学生所在院系对该生家庭情况进行回访,并按贫困程度进行分类管理,最后把学生反馈的信息移交至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张金元在会上透露,目前的资助工作缺乏诚信以及良好的法制环境,“要按照资助政策,建立健全资助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并对经费投入进行督办检查。切实把高校资助工作做深、做细、做全。”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也在会上谈到,高校资助诚信机制有待加强,助学贷款的还款违约率仍占有很大比重,“希望加强感恩教育,确保资助体系不断完善。”
贫困生领取助学金,是国家对教育、对学生完成学业的支持。然而,拿着助学金却“乱花钱”,无疑是极大地浪费了助学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