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中国内外环境进入盘整期

2010-01-10 作者: 上传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31日刊发署名邱震海的评论文章《中国内外环境进入盘整期》,文章指出,2009年,中国外部和内部环境在“变”与“不变”之间,度过了微妙但具有深刻而长远意义的一年。未来两、三年里,这一内外环境的盘整期可能将得以延续,一些不易为人们察觉的深层问题也可能逐渐显现。

  文章摘录如下:

  2009年,中国外部和内部环境在“变”与“不变”之间,度过了微妙但具有深刻而长远意义的一年。笔者称之为盘整期,是因为与前几年相比,这一年内外环境相对比较平静和稳定。2009年,中国没有如2008年的大风大浪,在经济走出危机的同时,安稳度过。

  未来两、三年里,这一内外环境的盘整期可能将得以延续,一些不易为人们察觉的深层问题也可能逐渐显现。

   深层问题逐渐显现

  首先,在外部,无论是中美、中日还是两岸关系,这一年都基本稳定且有长足进步。中美关系在奥巴马上任后突破了美国新总统上任之初每每跌入低谷、经磨合后才逐渐回升的陈旧逻辑,以高走开局,并在奥巴马11月访华时达到高潮。同时,中美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的合作也凸显日益紧密的依存关系。未来,中美在贸易和美台军售方面的冲突仍将持续,双方能否在这些问题上达成沟通机制,引人关注。

  中日关系方面,民主党鸠山内阁是不可多得的重视中日关系的内阁;鸠山提出的“东亚共同体”的构想,虽然距现实相距尚远,但作为理念却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当然,中日两国的国家定位和民族心理调适是极其漫长的过程,如何抓紧鸠山内阁任期逐渐建构并完善磨合机制,尤其是国民情感和认知的磨合,仍是挑战。

  两岸方面,今年继续稳定发展,但逐渐显露瓶颈,其主要原因是两岸在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经贸、人员往来议题后,对如何展开下一阶段的政治对话似有无力感。自胡锦涛提出“两岸可就国家统一前的特殊阶段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讨论”后,马英九方面按兵不动。无论是着眼于保证“后马英九时代”两岸关系不致逆转,还是从拉近两岸人民心理距离的角度,大陆对台政策可能将进入一个战略思维的盘整期。

  这一年里,中国和西方民间心理秩序也进入更为深层和不为人察觉的盘整期。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中西民间心理基础依然脆弱;去年中西民间风波发生之后,究竟有多少已转化或发酵成双方民间心理深层的理性因素,目前尚无法量化和预计。未来随着可能更多冲突个案发生,中西民间心理秩序调适依然是一个极其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警惕G2,重视欧日

  如果说,上述发展均以平稳为主基调,平稳之下有些暗流,那么过去一年,国际战略格局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随着中美国际经济、政治合作和依存关系加强,国际社会对中美分别为当今和未来世界两级的印象似正在不断清晰化。

  中美“两级”过早成型给中国带来的战略压力是十分明显的,它不但会带来美国对中国过早的战略敌意,而且也会使其他国家产生战略择边行动,也容易给中国带来国际责任的压力。中美两极过早成型又不以中国领导人的警觉为转移。这就需要从战略层面善用多极资源予以调整。这种善用多极资源,不是古代意义上的合纵连横,而是将之前“一超多强”中的“强国”有机糅合到中国国家战略和对美战略之中。其间,在全球层面重要的另一极无疑是欧洲,而在地区层面则是日本。

  在全球层面,美中欧三足鼎立无疑对中国更为安全。由于欧洲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理想主义色彩,中欧表面上的冲突超过中美冲突,但中欧不可能发生本质战略冲突;中欧之间的绝大部分冲突,都属于意识形态和体制间的正常冲突。而且从本质上看,中欧甚至有可能藉双方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崛起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影响方面,提炼出属于人类的共同智慧。

  在亚太格局上,如何准确评估和利用美国因素,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课题。虽然“东亚共同体”只是一个愿景,但以这一愿景为标志的东亚整合如何糅合美国因素,既稀释中日之间的短兵相接,也舒缓美国对东亚整合的战略敌意,减少美日对中国崛起而产生的共同战略需求。

  内部重视两大瓶颈

  外交都是内政的延续,没有内政支撑,任何外部影响力的延伸都是短暂和不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是人们沉下心来、梳理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瓶颈问题的时候了。

  瓶颈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中国正面临工业化二、三十年后的普遍问题,即城市化难题、贫富不均、治安恶化、政商结合、特殊利益集团等;二、与洋务运动相比,改革开放在经济发展层面基本成功,主要标志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但另一个难题依然存在,即保障现代化成功的制度性框架。两者轻重缓急不同,但互有内在联系。中国目前面临的工业化产生的负面问题,不是一个纯经济学、政治学或社会学问题,而是已嵌入到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的深层结构,即如何才能有一套制度性框架,来保障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

  在可预期的未来,完善分配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和基本确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三个不容回避的挑战。必须看到,政商结合成特殊利益集团已是个日渐膨胀的毒瘤,使政治体制改革更为步履维艰;而政改越是滞后,特殊利益集团就更为膨胀。如何在稳妥和进取之间保持平衡,尤其是以“碎步走”的方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显然是关心中国前途的人们应该思考的。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