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一个久违的“黄金周”给了中国人释放激情和快乐的机会,也让一直为“金融危机”头疼的商家露出了难得的笑脸。据统计,本次黄金周,武汉市商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7亿元,比去年春节消费多出17亿元。(见今日本报A05版)
也许,在对黄金周做过认真盘点之后,一个新问题又会横亘在相关决策者的胸中:我们是否还需要黄金周?
这个问题,原来以为随着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实施,应该早就不成为问题了,因为之所以出台“增加传统节假日,废除黄金周”这样一个方案,据说就是专家在广泛征求了民意之后,才最终定型的。现在这样一种局面,相信制定方案的专家都会为之茫然:当初是一种民意,现在是另一种民意,“民意”到底怎么了?
专家的困惑自有理由。想当初,对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的背景就是抨击黄金周的呼声太高,后来以此为据进行调整,不正是顺遂“民意”的一种表现吗?
在我们看来,专家的错误就建立在对“民意”的认知上。专家和许多人士一样,总以为经过纸媒、网络等各种渠道传达出来的,就是不折不扣的“民意”了。其实不然。当初做出激烈反黄金周姿态的是些什么人呢?不用细心观察就知道,多数都是时评家。时评家对当下社会的贡献我就不多说了,但时评家又往往有一种症候,似乎不妨称之为“话题兴奋症”,见到一个可以供自己挥斥方遒的话题就会兴奋莫名。他们需要的是话题本身,话题背后的民意常常是顾不上的。有时候岂止是民意,他们自己的意愿也未必都能体认清楚,在时评界,一个作者双手互搏同时写两篇观点对立的文章并不是秘密。
撇开“话题兴奋者”,真正的民意是什么?有时候,很可能只需要有一点人情物理就可以大体认知。还是以黄金周为例,真正的民意怎么可能反对多一个黄金周呢?休息七天,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至于交通拥挤等弊端,却是可以主动避让的,你不喜欢出门受罪,闭门读书甚至摸几圈麻将就是了。在休息权尚未得到切实维护的当下,很难相信有那么矫情的人,会在闭门读书或摸麻将的时候强烈要求去上班。
黄金周的存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值得深思的是:从相关争论中,在人人都声称代表“民意”的语境中,在表面“众声喧哗”的氛围里,我们是否应该注意真正的民意往往被遮蔽这样一个事实?
就像“大音希声”一样,真正的民意常常是无声无息的,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许多人上不了报纸也进不了网络的国度。西方一位伟人对这种局面评价过,此类人士天生是要被代表的。话说得不错,但其中至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授权问题,一个是代表不称职的问题。仍以黄金周作比方,公众在黄金周里偷着乐的时候,哪里会知道有一群人打着他们的旗号要坚决取消自己的快乐呢?
说到民意,我们总爱想起罗中立的那幅油画《父亲》。要想获取真正的民意,大概也只有两种办法:沉下去;怀揣一点人情物理去体认这个纷繁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