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马九器
所谓“尧悬谏鼓,舜立谤木,听采风谣,惟曰不足”,说的正是古代朝廷对民意的种种征求方式,尤其那些摇着木舌铜铃的采风官,常常走街串巷听取民意,更成为一道靓丽的历史风景线。可见,即使在久远的蛮荒时代,“问政于民”就已被发现是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要素,尽管实质上民意在封建王朝时代始终是一个配角或龙套。
直到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民意才真正从历史的配角向主角转换。当下的中国,正进入一个民主勃兴的时代,民意在社会舞台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林林总总的“问政于民”似有舞台主角的走势。从《物权法》到新医改方案,从《个体工商户条例》到《工伤保险条例》,琳琅满目、目不暇给,全部躬身而行、问政于民,民间也是众说纷纭,特别是前不久教育部刚刚公开的 《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里面涉及到44个汉字的整形,更是引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大讨论。
无论网络民意还是社会舆论,在“问政于民”、意见征求的井喷初期,往往不约而同地把最美妙的语言廉价送了出去,从那些激动人心的留言中、评论里,能看到一颗颗怦怦跳动的公民之心。那种情形很有些当初价格听证会面世的情形,刚刚从听之任之的价格时代迎来价格听证,公众仿佛终于可以“扼住价格的咽喉”,哪有不欢呼雀跃的道理。然而,随着价格听证会的一路开来,鬼使神差的,听证会竟然走上了“涨价会”的轨道,如此歪嘴和尚念经,只能一点点蚕食价格听证背后的民主、民意和法治精神,越来越为舆论所诟病。当下司空见惯的问政于民、意见征求,在经历了最初庶民欢呼的阶段后,也渐渐若隐若现一种“ 价格听证会”的气味。
以教育部的这个汉字整形意见征求为例,在公开十多天后,无论是大型门户网站的调查还是各类媒体的抽样调查,都显示反对声大大压过支持声,然而教育部的有关负责人却透露:他们收到1500条意见,67%%的同意。这是不是有种“价格听证会”的味道?尽管开诚布公、广开言路,尽管问政于民、听取民意,但民间和舆论的普遍反应却和部门的意见征求结果大相径庭,此种差异,只能让民间慨叹:我们又“被支持”“被同意”了。教育部的这次意见征求,反映出当下“问政于民”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征求有余公开不足;何为民意亟待规范。但见轰轰烈烈的民间表达,却看不到相关部门对通达内部的民意实况进行全方位公开,公众最后并不知道真正的民意汇总究竟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纷繁聒噪的民意合唱中,究竟哪些才是真正有助于制度建设的民意。这就给大众留下一个 “会不会暗箱操作民意”的巨大想象空间,而想象从来都是质疑和谣言之母。
不仅是教育部的此次汉字整形意见征求,现在很多中央部委、很多地方部门都顺从时代的民意需求,纷纷开门立法、征求民意,但也常常走入相似的误区:重征求轻公开,重形式轻规范。因为成千上万的网民之所以有表达欲望,就是期待自己的表达能够影响政策和法律制度的最终制定,就是期待在文明社会里的公民不再人微言轻,而这种期待能否得到满足,就需要“问政于民”公开透明,在程序上保证公众能清晰看到民意的真面目,最终笃信“民意影响建设”的逻辑,从而更热情地投身于公共行为和社会建设当中。一旦这种期待一次次在模糊中落空或在不知所以中淡漠,终究削弱的是民众的表达欲望、削弱的是问政于民意见征求这一善政的基础。
由此,问政于民亟待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以一套科学刚性的程序保证民意征求“虎头豹尾”,力避“虎头蛇尾”,这是民意能否真正扮演现代文明社会舞台主角的重要推力。哲人告诫人们: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我们也可以说:民意不仅要实现,还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