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5月27日,德国《世界报》刊载约翰尼·埃尔林撰写的文章,介绍了现年9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外科专家裘法祖在二战时期救助达豪纳粹集中营囚犯的事迹。
1936年,裘法祖到德国慕尼黑留学。1941年获博士学位并结束医生助理期后,裘法祖被慕尼黑市聘用。他每天要为3到4名轰炸的受害者动手术,人们称他为“中国神医”。1943年,裘法祖从慕尼黑被调到50公里外的巴特特尔茨备用医院工作。1945年4月底的一天,裘法祖正准备动手术,一位护士长激动地冲手术室喊道:“把集中营的囚犯放到我们这儿了。”裘法祖早就听说了关于纳粹集中营的一些议论,听到护士长的喊话,他立即跑了过去。
回忆60年前往事时,裘法祖对本文作者说,当时,大街一侧蹲着约40名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纳粹集中营囚犯。“他们都戴着镣铐,武装人员站在他们周围,强迫他们站起来。”纳粹党卫队队员惊讶地凝视着这位穿白大褂的中国人。“我聚集起我所有的勇气,严厉呵斥那些士兵:‘这些囚犯都得了伤寒。让我把他们带走吧。”说到这儿,裘医生露出了一丝微笑,并引用一句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当时完全没有任何恐惧。再说我把自己看作了一名德国主任医师。”裘法祖说,尽管德国第三帝国时期有自己的一套种族学说,尽管第三帝国在战争期间与日本结为盟友,但它对中国人却保持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积极正面的关系。留德期间,裘法祖曾获得长达两年半奖学金。战争期间,裘法祖还得到了特殊的配量供应。
裘法祖从纳粹党卫队队员手里接收了从达豪集中营驱赶到这里的囚犯,他和助手及其他医生护士们把囚犯们藏到打保龄球的地下室。裘法祖回忆道:“他们的样子看上去很糟。我们只能给他们提供一些脏被子。我们还为他们做饭,把能找到的吃的都拿了出来:胡萝卜、烤土豆、猪血肠等等。”附近的有些居民甚至还偷偷地塞给囚犯们牛奶和土豆。在大家精心照料下,这些囚犯得以活了下来。
在参加这次救助行动的人中间,有一位叫做罗妮·科尼希的德国女士,她后来成为了裘法祖的妻子,中文名叫裘罗懿。如今,他们夫妇已经共同生活了60载。 (《参考消息》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