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朱令,一个19年前被投毒的女孩的名字,在微博上被禁掉,又被放开。
随后,新华社在沉默许久之后发文——七问朱令案。其中提到“权贵的车轮碾过花季少女,让小民们心寒。”
昨日,朱令的母亲在接受中央广播电台采访时说,“办案组始终说在办,但没告诉我结案了。”她说自己一直没有等到一个答复。
如今,这个因为复旦投毒案而被重新关注的案子,随着网友和媒体的围观,似乎走到了一个节点,就和19年前一样,仿佛“就差一层窗户纸”了,再往前,是水落石出的真相,还是重复19年前的不了了之。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一个已经迟到了19年、也许永远不会来的答案。
清华朱令案,真相能否浮出水面
清华朱令案至今尚未有明确结论,有人说,朱令用近乎生命的代价,为人们普及了“铊”知识。
19年来面对此案的种种传言,甚至是直指司法不公的传言,警方并没有及时予以澄清。
警方曾锁定
凶手就在朱令身边
1994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离奇发病,被证实为稀有的“铊中毒”,中毒导致她全身瘫痪。警方曾锁定凶手就在朱令的“身边”,但最终此案不了了之。近20年来,有关“谁是凶手”的各种猜测和传说,坊间从来没有间断过,尤其是朱令的室友孙维,一直被认为是主要嫌疑人。今年4月18日,在复旦投毒案的风口浪尖上,孙维在网上发帖自证清白:“我比任何人都想将真凶绳之以法。”这一言论再加上其不普通的家庭背景,加剧了种种传言的散播。
当年此案有没有
受到权力的不正当“干涉”
目前这种“全民福尔摩斯”式的以讹传讹,无论对于受害者朱令,还是“嫌疑人”孙维,都是不公平的。警方有责任、有义务向公众澄清并及时回应:
1.朱令案到目前为止十九年悬而未决的局面,究竟是何原因?
2.警方当时掌握了哪些证据?
3.案子卡在哪里?
4.当初警方那些“只剩一层窗户纸了”的表态是否属实,又指向哪个嫌疑人?
5.对朱令家属的询问乃至申请信息公开,究竟为何搪塞、不予告知?
6.玄之又玄的所谓“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具体指的是什么?
7.特别是公众质疑的,当年本案有没有受到权力的不正当“干涉”?
网民“野水横木”说,朱令案凶手没有伏法,对公众心理伤害大,凶手必须抓出来。这起恶性案件,赤裸裸展示了权贵的车轮如何碾过花季少女,让小民们心寒。
朱令父母
绝望的等待
昨天中午12时,朱令妈妈朱明新女士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
她回忆说,当年朱令说肚子痛,谁也没想到是中毒。直到协和医院李舜伟大夫怀疑是铊中毒,最后拿到化验单才想到解毒,为时已晚。当时大夫说,不是误服就是投毒。“我当时就去清华报案。要求老师能不能把宿舍封起来,但老师说有困难。后来派出所说朱令的宿舍失窃了,喝水的杯子和洗澡用的小篮子都没有了。但后来她们宿舍的同学又在床底下找到了杯子。”
朱明新说,“侦破小组告诉我们,能做的都做了,现在只剩下一层窗户纸了。但他们一直都是说,已经上报请示了,也许就破了。办案组始终说在办,但没告诉我结案了。”
“2007年,有个政协委员曾关注这个问题。他收到了公安部门回函,这份书面文件说朱令是被投毒的,但因为报案时间晚了,证据不全,尽快办结此案。”她说,“我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没有得到一个答复。”
2011年前,朱令偶尔还能坐着轮椅到户外透透气,气管被切开后,她就无法再出门了。因为肺部感染,呼吸不畅,朱令必须随时吸氧,最近几个月,她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床。
朱令父亲吴承之说,他和妻子很少回忆过往。经历过大女儿的意外过世和小女儿的被人投毒,这位老人如今的想法是“走了一个,还有一个还活着,就可以”。被问及“恨投毒的凶手么”,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沉默了很长时间,微微地摇摇头,长叹一口气后缓缓地说:“恨不恨的,你说,什么是恨呢”。
他只是说,“我们一走,她肯定没有希望了,不可能有人像我们这样照顾她”。
我有话说:朱令一案,无论结局如何,都将在中国的司法史上打下标记:耻辱,或者,不那么耻辱。
一个投毒的案子,查得就差一层纸了,结果需要请示,一请示就不了了之了。当年嫌疑者孙维曾在回复的帖子中提到,她几次要求测谎未果因为警方在她家装了窃听器云云。回帖洋洋洒洒,逻辑很强,气场也很强。可惜后来自己又都否认了。
真相如何,谁也不知道。
19年前,真相要浮出水面的时候,是谁将之压了下去;而19年后的今天,物是人非,只有朱令还“猫一天,狗一天”地活着,我们能够期待等到一个真实的答案吗?
新华社的七问,不知道警方打算什么时候回答,是需要再考虑19年呢?还是因为所谓“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而无可奉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