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如何防止职务消费暗渡陈仓

2011-03-29 作者: 上传人:

   针对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超标准公务接待等现象,重庆市将在市直机关内部实行公务接待费用、公务用车里程、公务学习考察内容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内部公示制度。目前,关于内部公示制度的相关方案正在拟定中,此举旨在整治机关“奢侈享乐之风”。(03月28日《重庆日报》)

    由于缺少公开透明,职务消费成了“灰色地带”,甚至沦为某些官员假公济私、奢侈享乐的腐败温床,因此,“三公”消费倍受诟病。重庆市针对职务消费建立内部公示制度,无疑是个进步。但仍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各地财政普遍进行了公示,所谓的“职务消费”自然也包括其中,从公开的结果来看,职务消费仍旧是一笔看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配套制度,晒不出“真货”。

    现实中,一些地方部门应对财政公开的手法主要有三:一是笼统含糊。譬如仅仅公开每个类别的总额,至于单次公务消费的对象、标准、内容、金额等明细信息全无,该不该消费、有没有超标,都是一个“谜”。二是“暗渡陈仓”。譬如将不正常开支打入其他正常开支之中,或虚列名目,使不正常开支“正常化”,结果账面上无一例外皆“符合规定”。三是“转移支付”。本部门钱不够用或不方便用,就找“财路”、拉“赞助”,一边是大吃大喝、公款旅游照旧,一边是财务公开年年“达标”。

    由此可见,目前财政公开最大的症结就是“话语权”的掌握。由于公开的权力往往掌握在少数官员的手上,因此就具备了足够的空间玩“数字游戏”。要想避免公开职务消费流于形式,就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大规范、约束和惩治力度,剥夺少数官员“自说自话”的权力,确保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及相关信息都能公开到位。如此,公众才知道花了哪些钱、干了哪些事,究竟正当与否、合理与否;一些官员才会真正过上“紧日子”,不敢乱花钱、乱伸手。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