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杂谈:养生治病与防腐反腐
2009-01-19 作者: 上传人:
“腐”字,上部为府,底部为肉。指古时衙门鱼肉多,一时难以消化,又无冰箱保鲜之类,结果“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腐败是一种社会疾病,流传极广,波及各部门、各领域,涉及全球,犹如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如何杜绝
传染,根治腐败?由此想起古人“治未病”和“治既病”之养生防身之术以及海鱼不咸的道理。
一、防腐需“治未病”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是指未病先防,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病前不防病,大病来了再想到治病,就像渴了之后再想到挖井,战争爆发后再想到制造武器一样,已经晚了、来不及了。
纵观被腐者,开始大都是清正廉洁的,后来从小腐开始,正如民间说盗贼所言“从偷鸡蛋试手”,从小偷小摸到飞檐走壁成大盗。被腐者开始接受小恩小惠还担心受怕,之后胆子越来越大,“心”也越来越大,由小腐发展到大腐,直到贪得无厌走向腐败。小腐只伤及“皮毛”,大腐伤及“肌肉、肠胃”,贪得无厌就伤及“骨髓”。 防腐犹如防病,首先是要“治未病”,未腐先防,别让小腐感染“皮毛”。
二、反腐需“治既病”
“既病”,也称“已病”,病已染身。“既病”需早治,不能让其任意扩展,用于反腐就是及时纠错,不能“讳疾忌医”。因一时免疫力下降被“腐”感染“皮毛”,要立即修正、治疗,别让它伤其“肌肉”、入其“骨髓”。 古代名医扁鹊说: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扁鹊见蔡桓公”,三请桓公治病,桓公讳疾忌医,从不高兴到很不高兴,从很不高兴到非常不高兴,再三回绝,直到病入骨髓、浑身疼痛,才醒悟寻医,遗憾的是为时已晚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病不能讳疾忌医,要及早治疗、阻止入内。同样道理,初“腐”者在“既病”之后要防其传变,及早反省,既要自我“治疗”,也要接受组织帮助,配合“医生”“治疗”。否则,一意孤行,回绝反省,“讳疾忌医”,“腐病”则会由表及里,伤及“肌肉”、“肠胃”。屡教不改、不听劝告,就会“病”入“骨髓”,不可救药,不仅“落马”,还会有牢狱之灾。到那时,如桓公拒扁鹊劝言,为时已晚。
三、“治未病”需设“过滤器”。
“既病”要早医,未病要先防,未腐需防腐,已腐要治腐,其中关健在于未腐先防——“治未病”。“治未病”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以增强免疫功能。防腐于未然,需增强抵抗力。如何在复杂社会中,或者说在某一“染缸”内增强抵抗力?为此由海鱼不咸受到启发。海水含盐量高,其味咸而苦,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鱼,不苦不咸、清淡可口。原来,海鱼体内有一种“过滤器”、“淡化器”。在吸入海水时,这种“淡化器”和“过滤器”能对海水予以过滤,只吸收自己有利的成分,因而生活在海水中的鱼不苦又不咸。被腐者为何被腐,让腐感染皮毛,原因就是缺乏像海鱼这样的“过滤器”、“淡化器”。在复杂的社会中不论“好”“坏”一口吞。从而致腐。时下,有人在做了一些党风不正、从政不廉之事后,常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为自己开脱。觉得从事党务、政务或其他权力之类工作,每天都在与各类人群打交道,违点规、“湿点鞋”是常有的事、避免不了。往往就是在这种理由的开脱下,由小到大,一步一步地演变成大贪大腐,有的殃及周围,造成“群腐”。
如果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常在河边走”的人,能像海鱼一样,在思想上自觉地形成一种“过滤器”和“淡化器”,对社会上一些现象予以过滤,有益的东西予以吸收、不良现象予以排斥,这样不就可以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出污泥而不染” 、“防患于未然”,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了吗?
要形成“过滤器”,一是要学。学理论,学时事,学规章,提高防腐意识,以“治未病”,防病入“表皮”;二是要修。不断修正错误,纠正偏差,“既病”早治,防病入“肌肤”;三是要“炼”。要深入群众,体贴群众疾苦,从苦中炼。还要把所“学”、所“修”加以应用,放到实践中检验,拿到“染缸”中检测,观其是否学到“家”,修成“果”,以对症下药便于再学再修。将“学”“修”“炼”紧密结合,练就防腐拒腐“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