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网络民声与政府决策

2008-06-29 作者: 上传人:

 

    ●随着社会民主气氛的浓厚和网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网络具有低成本、及时互动和方便快捷等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不断高涨,网络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网民们越来越走向成熟,成为一支强大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政府决策的基点是以人民利益为重,因此必然与时俱进地将网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并充分重视“草根”们在网络上反映的民声民意,将此作为“做事情、做决策”的重要参考,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大的动力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拥有良好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和冲突的社会机制。构筑官民互动的网络平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越来越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第一窗口,它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强调网络规范    

    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考察时专门走进人民网,通过强国论坛同网民在线交流。虽然只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互联网自上个世纪90年代普及以来,短短十几年已拥有2亿2千多万用户,当前这一数字仍在以几何倍数递增。“网民”这一时代的产物横空出世,逐渐涵盖社会各个阶层,尤其青年人占了很大的比例。曾几何时,网民几乎给人不务正业的感觉,在网上不过打打游戏、聊聊天,抑或发泄恶搞一下。但是,随着社会民主气氛的浓厚和网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网络具有低成本、及时互动和方便快捷等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不断高涨,网络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从针砭时弊、舆论监督到爱国热情的表达,网民们越来越走向成熟,成为一支强大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例如,在近来揭露西方媒体对“3·14事件”不实报道的“反击战”,以及全力维护2008奥运圣火境外传递的“保卫战”中,广大网民利用网络理性爱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令世界为之惊叹。    

    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政府决策的基点是以人民利益为重,因此必然与时俱进地将网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并充分重视“草根”们在网络上反映的民声民意,将此作为“做事情、做决策”的重要参考,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大的动力。可以说,一个崭新的政治互动模式正在逐步形成——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无限拉近了党和政府同民众的距离,并有效实现领导高层与最基层民众的“对接”。因此,有网民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与上网的国家领导人之间只隔着一块小小的显示幕,网络成为距中南海最近的窗口。”当然,只有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者,才会把民意作为第一信号。从中国封建社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到现在不仅使民“知之”,同时也使其“言之”,这一巨大的历史变迁,反映了时代潮流不可阻挡的前进方向。    

    重视网络民声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充分认识到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自身诉求、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通道,并遵循公开互动的原则,关注和体察他们唠叨话语中的民情民意、尖锐批评中的真知灼见,以及情绪化表达中的合理成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通过网络能知道人民群众所思所想,能聚集所有人的智慧,所以网络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何况政府的行政行为需要反馈,不论是决策、执行还是在监督过程中,都必须时刻注意其民意基础。假如忽视网络这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聚集地,就可能失去在第一时间了解民众所思所想的先机。可以说,在网络时代,领导是否会上网、是否重视网络民意,某种程度上能体现其执政能力的高低。现在,许多政府部门积极利用网络,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密切党群关系,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如突破传统的社情民意收集反馈体制,在网上开启了“民声通道”和“网上信访”等。它们与传统的群众来信来访等方式相比,具有更直接、更及时、更真实、更经济等优点,即因使用更少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大大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    

    构筑官民互动的网络平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拥有良好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和冲突的社会机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小变大、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互联网提供了政府与民众的交流平台,仿佛在上下左右之间架起了一座连接彼此的桥梁,可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互动性和针对性,即及时了解信息、交换看法、理清头绪,从而根据事实,顺应民意,提出相关对策,以及进行有效干预,将危机化解于萌芽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无疑提高了政府的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正常的社会秩序。缔结这种官民互动的新型关系,是政府部门应有的远见和自信的表现,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保证。    

    另一方面,作为网民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参政议政能力,如增强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肩负时代的使命感和社会的责任感。既有感而发,如实反映信息,表达民意,也全局在胸,积极建言献策,提供真知灼见,给党和政府的决策作有用的参考,使网络真正成为“民意直通车”。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越来越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第一窗口,它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强调网络规范,将网络建设成新时代民意表达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标志性建筑”。普通民众在网络时代的参政议政趋向,是中国民主政治形式不断丰富的有力表现,其发展壮大必将对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郭洁敏/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