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共产党为什么能吸引青年大学生?

2011-06-20 作者: 上传人:

  据中组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发展新党员297.1万名,其中大学生118.5万名,占新党员总数的38.5%。在广大大学生心目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人生的重大选择。党对大学生有强大吸引力,已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显著特点。

  共产党为什么能吸引青年大学生?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是吸引大学生的根本基础。党的90年奋斗历程是一种强大的和持续的引导力量,光荣的传统、历史的伟业,时时转化为现实的教育资源,感动和激励着大学生。大学生成长中亲身体验的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更增强了党的吸引力。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等现实,使大学生们由衷感到:“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地位与卓越能力,我们为生活在这个时代而骄傲和自豪。”从教育部今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来看,89.6%的大学生对“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党领导的中华民族振兴的现实,奠定了“党在我心中”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吸引大学生的真理之光。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源于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先进性,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理论魅力。如有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先进性,成为个人成长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党成为大学生探寻真理、实现价值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党的理论立足中国、引领潮流、贴近大学生实际,成为大学生追求进步的真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吸引大学生汇聚到党旗下的真理之光。 

  对大学生一直以来的重视、关心和信任,是党吸引大学生的内在动力。党对大学生一贯给与的高度重视、寄予的殷切期望、赋予的重大使命、提供的成长舞台,得到大学生的高度认同、积极回应和衷心拥护。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从1977年的27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满足了广大青年进入大学校园的愿望。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多项措施,奖学金、学生贷款、特殊困难补助等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民生工程”政策措施等,激发了大学生的感恩之情、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形成了党吸引大学生的内在动力。

  对未来发展远景的科学规划,是党吸引大学生的感召力量。党中央作出的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表示乐观。有关调查显示:98.1%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86.8%的学生对“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据武汉大学等高校调查,2011年初有入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达79.2%。担当社会责任,把个人价值实现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潮流,成为党吸引大学生的强大感召力量。 

身边的英雄 学习的榜样 ——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摘登

    编者按:乐于奉献,敢于担当,这是当代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整体形象。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和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自2005年开始,每年一届,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评选和宣传优秀大学生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作用,激励广大学生励志自强、提升素质、奉献社会。

  在不平凡的2010年,大学生们奋发向上,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称赞。此次评选出的大学生就是杰出代表。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的高度负责、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本报特刊登这些典型的事迹,希望广大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品德修养,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唱着“林歌”做环保

  范敬怡,女,中共党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08级本科生。

  在“青年的责任,我们的行动”口号感召下,范敬怡作为主要组织者,与一批志同道合的环保爱好者共同发起了“林歌”项目——一个包括定期废品回收、各种创意环保宣传、支持学生低碳科研等多内容、全方位的环保行动。“林歌”项目引入了绿色账户的概念,提出“为自己的碳排放买单”的口号,提倡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为了增强环保活动的吸引力,她组织策划了“植物大战垃圾”、“未名湖环保冰灯燃放”等多项创意环保宣传活动,让环保变得时尚起来。项目运行至今,已有6000多人开设“林歌”绿色账户,各项活动的累计辐射人数总计达20000人以上,覆盖全校3/4的学生。今年植树节,范敬怡带着同伴们在甘肃文县的一个荒山头种下了第一批“林歌林”,成为“林歌”项目新的里程碑。 

  修身炼心 传承武魂

  柴云龙,男,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2008级本科生。

  入校两年来,他代表学校参加国内外比赛共获得13枚金牌,优异的成绩让很多专业队运动员都望尘莫及。2010年,他获得了全国太极拳锦标赛陈氏太极拳冠军、各类太极器械冠军,全国大学生锦标赛蝉联规定各式太极拳冠军,首都高校比赛蝉联规定太极拳冠军、太极剑冠军、自选太极拳冠军,还被授予国家一级裁判员。

  2010年3月,北京体育大学接到了在克里姆林宫参加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演出的任务。柴云龙在《太极神韵》中担纲表演。演出获得成功,《太极神韵》受到了俄罗斯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广州亚运会上,柴云龙被选为火炬手。在交接点燃圣火后,他高喊三声“中国加油”,然后向观众展示了许多武术中的腾空动作。传递结束后,亚组委的领导称赞他是传递火炬过程中亮点中的亮点。

  创新让寝室更精彩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2008级5023寝室,由徐健、卢元达、张侃、王新宇四名男生组成。寝室组建以来,他们积极实践、发展兴趣爱好,并始终秉持学以致用、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先后创作出包括“5023大讲堂”、“单词随意背”软件、寝室智能监控系统、复旦大学世博志愿者表彰大会灯箱在内的一系列科技创新作品,自制的寝室宣传片网络播放量已超百万次。

  “5023”的生活就像真实版的《生活大爆炸》,他们用聪明才智制作了多项小发明,比如寝室智能监控系统、热水器定时节能系统等。2010年3月,在徐健的建议下,“5023”的四个大男孩开始录制《5023大讲堂》放到网上,向其他同学介绍专业知识,分享使用电脑的小技巧,如《紧急复原误删文件》、《Office实用技能集锦》等,十分钟一期,共制作了十期,在同学中引起强烈反响。 

  创新让寝室更精彩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2008级5023寝室,由徐健、卢元达、张侃、王新宇四名男生组成。寝室组建以来,他们积极实践、发展兴趣爱好,并始终秉持学以致用、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先后创作出包括“5023大讲堂”、“单词随意背”软件、寝室智能监控系统、复旦大学世博志愿者表彰大会灯箱在内的一系列科技创新作品,自制的寝室宣传片网络播放量已超百万次。

  “5023”的生活就像真实版的《生活大爆炸》,他们用聪明才智制作了多项小发明,比如寝室智能监控系统、热水器定时节能系统等。2010年3月,在徐健的建议下,“5023”的四个大男孩开始录制《5023大讲堂》放到网上,向其他同学介绍专业知识,分享使用电脑的小技巧,如《紧急复原误删文件》、《Office实用技能集锦》等,十分钟一期,共制作了十期,在同学中引起强烈反响。

  见义勇为的“90后”女孩

  铁飞燕,女,回族,中共预备党员,云南广播电视大学2010级法学专业专科生。

  2010年5月6日,铁飞燕和父亲到四川绵阳旅游途中看到5名人员落水。正处于女性特殊生理期的铁飞燕奋不顾身翻越大桥桥栏,顺着另一副没有倒塌的脚手架溜到河堤上,跳入河里,拼命向落水处游去。这时,落水工人中有四人自己游到脚手架上趴着了,而另一人已不见踪影。顺着四人指点的方向,铁飞燕深吸一口气,潜入冰冷而浑浊的河水,一次、二次,但没有捞着落水工人。铁飞燕再一次深深地潜入水中,大约潜出了四五米远,终于找到了落水工人。此时,落水工人已经没有意识了,嘴唇发紫,眼睛翻白。铁飞燕依靠积累的急救知识,对落水工人采取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措施,终于把已没有了呼吸的落水工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林泽殷,男,中共党员,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2007级本科生。

  大学期间,林泽殷连续三年参加学校灾区志愿服务团,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志愿服务,在三台县灾区服务时间共计1488小时,走访了当地250户人家,协助组织了支教助教、社会调查、文化建设等一系列活动。

  亚运会期间,他担任天河游泳馆志愿者主管,同时担任宣传激励大队长,志愿服务时间达302小时。

  除了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外,林泽殷还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成功申报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已经申请专利一项。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世博专项中获一等奖,在第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竞赛中获银奖。他还担任了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带领143个社团共同繁荣校园文化建设。

  科研路上的学术新星

  高翔,男,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7级直博生。

  他师从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入学两年后即开始在《科学》、《自然》等顶级杂志发表文章;他曾作为中国的30名博士生代表之一受邀参加第六十届诺贝尔奖得主交流大会,受到相关领域权威学者的高度认可;他曾获得中国晶体学会颁发的大奖等众多荣誉。

  2007年,高翔着手对AdiC蛋白进行研究,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以及相关的生化手段,试图解释反向转运蛋白AdiC是如何识别并运输底物。一年半的时间里,高翔尝试了多种不同去垢剂的组合,探索过各种不同的实验方式,进行了十几次去同步辐射,检测了上千颗晶体,终于找到了四种去垢剂的组合可以使AdiC的晶体衍射到较高的分辨率。2009年5月,《科学》杂志接收并发表了高翔的研究成果,使高翔站在了该领域研究的世界前沿。 

  服务西部 情系藏乡

  豆本加,男,藏族,天津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2008级本科生。

  豆本加的家乡在青海省的一个偏远山区,贫困的家境炼就了他自强不息的性格。通过学习和实践,豆本加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他感到家乡缺的是知识,是科技。他拿出自己的奖、助学金购买了1500余册图书捐给家乡的中小学校,让家乡的孩子们能阅读到更多的书籍,获得更多的知识。

  豆本加发现家乡灌溉条件极其简陋,他产生了为家乡修建一条水渠的想法。经过实地调查、多方查阅资料,他撰写了英文的调查报告,并在多方帮助下,为水渠项目筹款45900元。水渠建成了,困扰村庄几十年的农田灌溉难题终于得以解决。他还积极募集资金65000元,亲手测绘并帮助村民修筑了一条方便收割机作业的道路,使大型收割机终于在他的家乡落户。

 伴飞小雏鹰 六年不辍

  郎坤,女,满族,中共党员,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大一时一次偶然读报,郎坤看到了武汉农民工子女艰苦的求学环境。被称为“屋顶小学”的凌智小学建在江汉区的一个菜市场楼顶的平台。她决心帮助他们。经过与校方的17次沟通和实地走访后,郎坤组织成立了第一支义务支教团队。四年里,郎坤采取接力支教的形式,共招募了近17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屋顶小学”支教。

  2008年8月大学毕业,郎坤参加了武汉理工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奔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工作之余,郎坤走访了全县全部14个乡镇、数十个村,130多名贫困儿童。一年来,郎坤共为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募集价值4万余元的物资。

  六年来,郎坤坚持关爱帮扶农民工子女,服务时数累计达5000余小时,帮扶1400多人,走访行程超过1.8万公里。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