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权力生态中,一些地方官员往往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所欲为一手遮天,呼风唤雨,从舆论控制到信访到暴力机关,都在其掌控当中。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权力生态,大大地扩展了公民的权利空间,缩小了官员传统的势力范围,使很多事情不再在
官员的权力可控之内
2007年12月25日,陕西省绥德县职业中学校长高勇为落实国家对贫困生补助款去找县长签字,却赶上县长要去参加重要会议,心急的校长追着县长两次打开车门要求签了字再走。县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该县教育局决定让校长停职检查并向县长道歉,公安局也以“妨碍公务”为由对其作出了行政拘留7天的处罚———此事报道后立即成为沸沸扬扬的丑闻,在网络空间激起了一边倒的“民愤”,教育局和公安局的滥用公权引起一片讨伐之声,县长更被网友炮轰“根本不配当县长”。(2008年1月1日《燕赵都市报》)
国家规定的贫困补助款迟迟拖着不签,竟还要校长像讨债要饭一样追着签,到底是谁妨碍谁的公务?教育部门对贫困生补助款如何落实毫不关心,却对县长的脸色那样在意,教育部门到底是谁的部门?显然,从停职检查到行政拘留,这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和他领导的部门在自己的地盘上以严厉的惩罚宣示着这样一个原则:领导不可冒犯。
回望2007年,类似“领导不可冒犯”的事件可谓多矣:青海西宁一个市民因政府未修路而饮酒壮胆到政府门前骂了几句市领导,结果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8天;陕西志丹4名干部因编发和传播了辱骂领导的荤段子短信,在分别遭到逮捕和刑拘后全部被免职———可是,他们在自己地盘上的这种宣示,不仅丝毫未能树立自己“神圣不可冒犯”的威严和张扬半点儿官威,反而使自己在网络追踪和舆论关注下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丑闻的主角和众声批判的靶子,成为滥用公权力报复公民的政治小丑。
经过了这些事件教训的政府官员应该明白了,“领导不可冒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个民权意识日益彰显、民声表达日益方便、民主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只有民权才真正不可侵犯。
在传统权力生态中,一些地方官员往往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所欲为一手遮天呼风唤雨,从舆论控制到信访到暴力机关,都在其掌控当中。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权力生态,大大地扩展了公民的权利空间,缩小了官员传统的势力范围,使很多事情不再在官员的权力可控之内。互联网更多地让民众掌握了传播的主导权。比如,陕西绥德这起“签字被拘”丑闻,不胫而走,当地媒体不报道,其他媒体和互联网也会很快报道出来。你可以通过控制本地信访机构阻挡校长的维权,但你能阻止他把真相贴上网络吗?你能像拦截上访者那样拦截得住发往全国媒体的E-mail吗?于是,官员们不再能像过去那样轻易将一切控制在自己的权势范围内了,事件很快就会摆脱他们的控制,自己反而成为被讨伐的对象。
某些愚蠢的官员啊,“领导不可冒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的势力范围已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大大缩水,如果侵犯了民权,你只会被赤条条地架到舆论的烤架上接受正义的审判。 (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