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资讯          

努力打造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

2007-11-11 作者: 上传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文化建设当中,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在今天的中国,提出这些思想和要求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在于其精神支柱牢不可破

    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数以万计的民族,但很多民族都因精神支柱垮塌而消失在历史的空间。有的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而又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精神支柱牢不可破并能够与时俱进。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断繁荣兴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一代又一代先人创造了绵延不断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古代有延续数千年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尽管这一价值体系到了近代逐渐式微,但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逐步实现着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型,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并广泛包容中外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体系在逐步形成,从而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化体系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文化的基础是“话语”体系,也就是概念体系。中国现代文化的话语体系从何而来?对此,人们研究不多,认识也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我们今天的话语体系很大部分来源于对西方文化的引进,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系统翻译和研究。我们今天的汉语规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和研究中用语规范体系建立起来的。当然,在中国现代话语体系中还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许多优秀概念,并创造了不少中西合璧的新概念。在新世纪,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仍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延续,但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是要赋予中国现代文化以更多的和谐特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首先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能够反映这个价值体系的概念体系。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体系框架,特别是其物质基础,但其上层建筑尤其是文化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善。而只有当现代文化特别是现代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时候,我们这座现代化社会大厦才能成为人们的现代精神家园,才能具有“灵性”,从而生机勃发、光彩夺目。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

    近30年间,我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甚至还不知道“价值”、“价值观念”为何物,只是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中,才逐步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意识、主体意识、人权观念等一系列价值概念。这些概念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用语到法律文本、哲学话语。其中,有的是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有的则是全新的概念。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已经取得的思想文化成果并不断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建立崭新的核心价值体系并进而建立崭新的中国现代文化体系。

    从当下的忧患意识角度看,建立核心价值体系也刻不容缓。众所周知,我们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我们要在几十年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时间压缩必然使社会矛盾空前集中。而所有这些矛盾,最后都要反映到人们的精神上来,形成内心的矛盾,甚至精神危机。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位人”变成为“社会人”,再采用过去那种组织方式和教育方式来解决人们的理想信念问题已经越来越不现实。正像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社会化一样,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必然越来越社会化。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崭新的、人们能够普遍认同的、社会化的、现代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以维系我们民族的繁荣发展。

    完成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历史任务任重道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应当说,这四个方面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我国现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但要进一步具体化并使之成为每个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还需要提炼出一系列基本的价值概念。例如,中国古代有仁、义、礼、智、信等,西方近代有自由、平等、博爱等。我们现代核心价值体系也应当有这些标志性的价值概念,如科学、务实、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富强、文明、和谐、和平等。这样,才能把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相衔接,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衔接,把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相衔接,使现代价值观念体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要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还必须在深入研究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同时,注重深入探讨实施核心价值观念教育的机制问题。比如,我们既要编写好相关文本,又要培养相关教师,还要善于联系广大社会成员的实际精神需要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实际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大众教育经验,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尽量降低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的成本,大力兴建相关的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大力发展反映核心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以及各种传媒等,以便人们参观、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又如,我们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中应适当增加礼仪教育的内容,从家庭礼仪到社会礼仪。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科学的价值观教育,才能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才能使人们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实现社会理想,在知识学习和艺术欣赏中陶冶高尚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人格和科学而高尚的价值观念。(作者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秘书长、研究员)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