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刘刚、慎海雄、赵承)肩负全党的重托和全国人民的期盼,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此次盛会对中国未来发展意味着什么?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方向、凝聚力量
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繁荣中国、富强中国。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高度总结,深刻阐明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从当年三五游商摇拨浪鼓“鸡毛换糖”,到如今一年40万个集装箱的小商品行销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浙江义乌29年来发生的变化天翻地覆。“如果不从实际出发搞市场经济,我们恐怕还停留在走街串巷的阶段。”义乌市委书记吴蔚荣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能让希望变为现实的道路。”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上海市政治文明办公室副主任施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证明了的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成为贯穿党的十七大的主线。”
“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筑牢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明天,必须筑牢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始终不渝”和“四个坚定不移”,即: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刘靖北指出,“一个始终不渝”和“四个坚定不移”是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思想先导。“一个始终不渝”解决的是道路问题。而“四个坚定不移”,是一个彼此关联的整体。解放思想是前提,必须落实和体现在改革开放上;改革开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切身利益的奋斗目标。
十七大代表、天津市副市长黄兴国说,在我国改革攻坚和发展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始终不渝”和“四个坚定不移”,将指引我们更好地前进。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李世明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全局工作指导思想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而构建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在领导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上取得的重大突破。
“处处都有好环境”“家家都有好收入”“人人都有好身体”——这是江苏省江阴市提出的建设“幸福江阴”的具体目标。市委书记朱民阳说,党的十七大必将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战略上进一步作出部署,让人民群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