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刻误日本
2010-12-23 上传人:新老年
[size=4]编辑: 日期:2010-11-17 9:12:00 点击:46
日本人骨子里那种“既然动手做这件事,就要尽可能地做好”的手艺人天性,在战时,却不见得是好事。在现代制造业中,过分讲究精雕细刻,是违背大规模成批量生产的要求的。在战前或战时,日本制造业就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size]
[size=4] 日本战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日本工业,无法成批地生产战争所需要的武器装备。[/size]
[size=4] 美国人发明了生产线,能够大量地生产出同样的零件,然后装配成成品。日本人知道这种生产技术,也派人去福特汽车公司实地考察过,实际上,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要求生产厂家推广这种生产方式,来提高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但是,这种要求被日本产业界拒绝了。[/size]
[size=4] 日本产业界认为,这种生产方式是对工匠们的侮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无法达到所需要的数量。虽然太平洋战争开战时的零式战斗机,每一架都可以说是完美的工艺品,但是,日本的生产能力无法弥补作战损耗,加上大批熟练工人被抓丁上了战场,来填补劳力缺口的妇女和儿童,没有那种长期工作而锻炼出来的技能,产品质量急剧下降。[/size]
[size=4] 当时,日本人在战场上缴获美国的P40战斗机以后,觉得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是P40的引擎居然很干燥,没有漏油的现象,而日本的所有飞机引擎,都滴滴答答地在漏油,到处黏糊糊的不能伸手去摸。[/size]
[size=4] 日本在生产飞机引擎时,不知道如何控制大量同一零件的精度和质量。像里面封装有高温高压气体的引擎汽缸活塞,居然要工人用锉刀进行调整以后,才能放入滑动面里去,这种操作需要高度的技能,非老师傅不能完成,这种生产方式换了新手来干,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日本产飞机引擎的活塞滑动面损耗,是美国产品的十倍以上,很快就丧失了精度。[/size]
[size=4] 这样的生产方式,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缺点,就是零件之间没有互换性,飞机也好,坦克也好,损坏了的零件无法只用简单的更换方法来修理。所有的零件都要有经验的技师进行手工调整,安装上去还需要进行试运行再次调整,产品上未损坏的零件也不能简单地拆下来进行再利用。太平洋战争末期,在南大平洋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被包围的日军,仅仅组装出三架飞机,实际上,如果把当时日军所损失、损伤的飞机零件收集起来,原本可以组装更多的飞机。[/size]
[size=4](摘自《中国经营报》 图/Dorling Kindersley)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