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江山 > 正文          
         

法国前资深外交官魏柳南:解读西方对中国的误解

2009-05-15     上传人:新老年

[align=center][font=宋体][img]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5/11/xin_1520506111509671135542.jpg[/img][/font][/align][font=宋体] [color=#000080]2009年5月11日,法国前外交官魏柳南携新书《中国的威胁?》做客新华网 陈杰 摄[/color]  [/font]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800000]    人物背景[/color][/font][/align] [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魏柳南(LionelVairon),法国汉学家、远东学博士、政治学硕士。曾任记者、编辑,并曾在柬埔寨、泰国和伊拉克等地担任外交官17年。目前在卢森堡主管一家咨询公司担任总裁,并在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高等商业学院、国防高级研究院、圣西尔军校授课,在法国三军防务学院主持中国研讨会。[/font]
 [font=宋体]    [color=#800000]精彩摘要[/color][/font]
 [font=宋体]  我回到法国以后,发现中国的形象在西方,特别是在欧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和中国的真实情况严重不一致.2008年我看到了中法之间发生的问题,我知道这是因为中法两国之间缺乏深入的了解。[/font]
 [font=宋体] 如果报道正面的消息,比如说中国的发展很成功,那么这样的新闻就卖的不好。但是如果你对中国批评或者指责,这样的新闻一定是会有市场的。批评中国才能增加报纸的销量,媒体也难以挡住金钱的诱惑。[/font]
 [font=宋体]记者都需要独家新闻,这就要求他们写得很快,能快速的发出文章,所以西方的记者们一般都不会对相关报道做深入地分析研究,导致写出来一般都是对事件简单肤浅的看法。最后在他们笔下描绘出来的中国就是一种苍白的简单的画面。[/font]
 [font=宋体]西方国家既乐于看到中国的发展,但同时他们又会对中国的发展感到担忧和威胁。[/font]
 [font=宋体]很多法国人对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政治情况知之甚少。[/font]
 [font=宋体]法国新一代领导人不知道怎样有效的和中国进行沟通。[/font]
 [font=宋体]中国的崛起会带给世界更多的机会。中国的发展是影响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font]
 [font=宋体]中国始终用"中国的方式"来和世界沟通,有些观念对中国人而言是很容易了解的,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讲就很难理解。比如"和谐社会"这种源自儒家学说的概念对于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外国人则很难理解这一概念。[/font]
 [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中国需要改变一些过于中国化的表达方式,尤其是那些会在国内外造成重大冲击的表达方式,以便能够准确表达信息内容。[/font]
 
 [align=center][font=宋体][img=200,280]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5/11/xinsrc_2720406031706093575616.jpg[/img][/font][/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000080]中国的威胁? [法]魏柳南[/color] [/font]
 [font=宋体][img]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5/11/xin_1720506111654500185177.jpg[/img][/font][/align] [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color=#000080]    2009年5月11日,法国前外交官魏柳南携新书《中国的威胁?》做客新华网 图为魏柳南为新华网友题词[/color][/font]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800000]    【以下是访谈内容】[/color][/font][/align]  [font=宋体]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国际访谈。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这样一位法国人,他的观点颠覆西方传统中国观,驳斥"中国威胁论",从一个独特视角展现了一个真实、充满活力又引人深思的中国形象。他就是法国前资深外交官魏柳南。他的作品《中国的威胁?》中文版近日已经也在中国发行。魏柳南先生, 您好,欢迎您来到新华网演播室,接受我们的采访。  [/font]
[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魏柳南:你好。[/font][font=宋体][color=#0000ff]主持人: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中文的?[/color][/font][font=宋体] 魏柳南:事实上,我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代"。我1978年开始学中文并接触中国文化,我是在法国爱克斯大学中文系开始学中文,后来又在台湾继续学习。      [color=blue]主持人:那您学习中文有30多年了。[/color]      魏柳南:是的。但是这期间大概有25年左右没有用中文,所以我的中文很差。   [color=#0000ff] 主持人:您的中文说的很好。那您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让您选择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呢? [/color]     魏柳南:我小时候就对中国这个国家特别感兴趣,对中国的政治、文化都很吸引我,所以我一上大学,就马上选择了学中文和俄文。   [color=#0000ff] 主持人:那作为一位法国人和前资深外交官,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您写这样一本颠覆欧洲传统中国观的作品呢? [/color]     魏柳南: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差不多有15年左右的时间都是在法国驻外使馆工作。2002年我回到法国以后,发现中国的形象在西方,特别是在欧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和中国的真实情况严重不一致。因为我一直对中国问题特别感兴趣,所以就立即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为什么西方对中国的印象是这样的?2006年,我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的挑战》,当时最主要是让法国人增强对中国的了解,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来驳斥在欧洲盛行的"中国威胁论"。      2008年我看到了中法之间发生的问题,我知道这是因为中法两国之间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也是我出版这本书的中文版的主要原因。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中国读者对西方了解得更多一点,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西方要讲中国威胁论,让中国读者了解其实有很多误解都是由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导致的。   [color=#0000ff]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的这本书是旨在消除中西方在文化交流上的误解和不畅的? [/color]     魏柳南:是的。  [color=#0000ff]    主持人:您的这本书在法国可以说是比较"另类"的,那法国民众怎么看您的这本书? [/color]     魏柳南:我这本书中的观点可以说是大部分欧洲的学者未曾提出的看法和观点,令很多读者耳目一新。很多欧洲汉学家感兴趣的都是"中国威胁论",所以很多人并不欢迎这本书中的观点。但是欧洲民众对于这种独到的观点还是很有兴趣的。[/font]
 [align=center][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img]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5/11/xin_1720506111654640125378.jpg[/img][/font][/align]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color=#000080]    2009年5月11日,法国前外交官魏柳南携新书《中国的威胁?》做客新华网 图为魏柳南为新华网友题词[/color][/font][font=宋体] [/font]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0000ff]   主持人:您在书中提到:"西方的媒体对中国的谣言和诽谤有如暴风骤雨般",怎么讲?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color]     魏柳南:我认为有几点原因:第一就是媒体商业化。媒体要卖新闻才有收入,如果报道正面的消息,比如说中国的发展很成功,那么这样的新闻就卖的不好。但是如果你对中国批评或者指责,这样的新闻一定是会有市场的。批评中国才能增加报纸的销量,媒体也难以挡住金钱的诱惑。      第二个是记者的看法。记者都需要独家新闻,这就要求他们写得很快,能快速的发出文章,所以西方的记者们一般都不会对相关报道做深入地分析研究,导致写出来一般都是对事件简单肤浅的看法。最后在他们笔下描绘出来的中国就是一种苍白的简单的画面。在世界另一端的人们很多都没有来过中国,他们也会受到这些媒体的误导,无法透彻深入的了解中国, 当然读者自己很少会去分析事情的真相。      第三个问题就是记者的道听途说。媒体记者很多并不会讲中文,对中国了解也不深,他们可能曾经在美国或者欧洲工作,他们的观点可能都是听别人说的,他们没有深入独立的分析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也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政治经济等诸多的方面的问题。中国正用渐进式的方式实现着变革,但从西方人的观念看来,中国的改革的步子不够快,但他们并不是很了解中国是如何改变的,这期间经过了什么样的过程。[color=#0000ff] 主持人:也就是说他们并不了解这种背景,反而把中国这种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理解为一种滞后? [/color]     魏柳南:是的。  
 
 [/font] [/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img]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5/11/xinsrc_0820506110939828299434.jpg[/img][/font][/align] [font=宋体] [size=12pt][color=#000080]2009年5月11日,法国前外交官魏柳南携新书《中国的威胁?》做客新华网 陈杰摄[/color][/size][/font]
 [font=宋体][color=#000080][/color]
   [color=#0000ff] 主持人:[/color][color=#0000ff]误解还是源于"不了解"。您是一名法国人,那么很多中国百姓都想知道,法国的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呢?有没有受到这些西方舆论的误导呢? [/color]     魏柳南:当然有受到媒体的影响。在法国我经常做一些有关中国问题的演讲,我发现很多法国人对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政治情况知之甚少,况且中国的模式和西方的模式在政治方面的差异是很大的。但是法国公众其实对中国特别感兴趣,也都很想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很希望通过听一些演讲或者看书多知道一些。但是,他们了解中国机会和渠道并不多,只有通过媒体。可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亲自来到中国的话,是没有办法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      虽然法国领导人和法国媒体对中国有这样那样的评价和态度上的变化,但是去年中法关系的问题和法国公众没有关系,他们虽然受到媒体的一些影响,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态度是始终没有改变的。   [color=#0000ff]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法国领导人,那您如何评价萨科齐先生对华关系上的态度呢? [/color]     魏柳南:法国新一代领导人还很年轻,他们不像之前的领导人那样拥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他们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经验还不足。并且欧洲的这一代年轻领导更加关注的是国内或者欧洲地区的事务和政策。      分析去年中法间发生的事情,首先,可以看出新一代领导人对中国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不知道中国发生的变化。第二,他们不知道怎样有效的和中国进行沟通。这也主要的矛盾所在。这一代年轻领导人也更容易受媒体的影响。因为他们在国际事务上的知识和经验很少。中国方面也同样有对欧洲的误解,有一些是不恰当的。所以双方在文化和沟通上都存在着对对方的不了解。   [color=#0000ff] 主持人:那如果说现在让您对萨科齐先生提几条建议的话,您最大的建议是什么呢? [/color]     魏柳南:我想自从去年以来,萨科齐在解决各种国际问题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我想萨科齐先生肯定意识到现在到了需要改变他之前的行为的时候了。      当然,作为欧盟成员国,欧盟的态度会对每个成员国都会有影响,法国也会和欧盟保持一致。相信法国会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的问题,但这需要时间,一方面要给新领导人调整的时间,另一方面需要时间让两国之间更加开放,增进了解。  
  [color=#0000ff] 主持人:所谓"中国威胁论"就是把中国的崛起误读为一种威胁,那您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以及和平崛起呢? [/color]     魏柳南:我认为,中国的崛起会带给世界更多的机会。2008年以前,西方大概没有完全地了解这一点,当时西方看中国还是一个"问题"国家。而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的背景下,英文的报纸上把中国说成是"希望之光",中国的经济情况不错,中国经济恢复,我们就有恢复的希望,中国的发展是影响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以前西方不太关注中国的看法,我认为现在应当认真地听一听中国是怎么想的。在以往西方的观念中,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甚至在联合国的安理会,中国的地位不是跟我们来协商的,而只是投票表决的。而现在西方了解到中国,是一个在国际舞台上至关重要的国家,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所以西方国家既乐于看到中国的发展,但同时他们又会对中国的发展感到担忧和威胁。中国和西方还要加强沟通和交流,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color=#0000ff] 主持人:您反复说误解和沟通这两个词,那么您觉得中国应该做些什么去打消这些误解,增强沟通呢? [/color]     魏柳南:作为一名外国人,我的看法可能和中国人的想法有些不同。我觉得中国首先需要改变同世界沟通的方式。      中国始终用"中国的方式"来和世界沟通,有些观念对中国人而言是很容易了解的,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讲就很难理解。比如"和谐社会"这种源自儒家学说的概念对于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外国人则很难理解这一概念。比如邓小平的"小康社会"如果用英文或者用法文是很难翻译的。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没有这样的概念。我觉得这样的词汇,就要注重沟通的方法。首先要将自己看做西方人,这样才知道怎样沟通。      必须承认,中国为了其它国家能够理解中国的存在和价值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由于中国和其它国家之前存在巨大文化差异,有时中国需要改变一些过于中国化的表达方式,尤其是那些会在国内外造成重大冲击的表达方式,以便能够准确表达信息内容。
 
 [/font] [font=宋体][color=#800000](策划:周锡生 终审:李保东 刘加文 主持:闫帅南 编辑:李雪芹 林莉)[/color][/font]
[font=宋体] [/font]

林雪心 最后编辑于 2009-05-15 19:05:33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回复内容: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