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江山 > 正文          
         

重老龄化将是中国无休止的灾难

2011-04-17     上传人:新老年

[size=4][font=宋体]低生育率重老龄化将是中国无休止的灾难[/font] [/size]  
 [font=宋体][size=4]刘忠良[/size][/font]
 [font=宋体][size=4][/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由于现在社会经济模式和人们思想的转变,由于中华民族不耐现在经济社会冲击的民族生育文化和计划生育的严格实施,中国的低生育率过早过重的来临了。超低生育率的结果,未来必然是重老龄化。可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宣传,太多太多的中国人竟然对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社会无知无畏!低生育率重老龄化是危险的,对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的无知无畏更是危险的。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社会犹如未来中国路途上即将面临的悬崖,是中国未来路途上的一个极大的危险。可比危险更危险的是:我们对危险的无知和无畏。[/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国人怪中国人口多,并把他当作中国贫困的根源,当作发展的负担,难道人口少了就更富裕了,人口少了就发展更快了?如果说人口多,中国人口密度世界排名第72位,排在中国前面的既有日本、新加坡、英国、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等富国,也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穷国,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人口多就穷。在人口密度小的国家中,即有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富国,也有蒙古、玻利维亚、巴布新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博茨瓦纳、刚果等人口稀少自然资源丰富的穷国,没有证据证明人口少就富。过去我们看到东亚四小龙发展快,我们就以为人口少就容易发展、人口绝对数量大就不利于发展。但现在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印度发展最快,我们还能坚持认为人口少更容易发展吗?说人口少容易发展岂不等于说中国34省分34国发展更快?显然不是,而是统一人口多发展更快,这也是欧盟一体化和世界其他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即便是东亚四小龙发展快的时候,世界其他小国还有几个发展快的?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人口少发展快,倒是人口多了市场大有利于经济发展。中国穷并不是因为人口的多或少,而是中国和平稳定的进入现代发展的时间太短了,尽管现在很快,但历史留下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太长了。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和我们基本一样,但国家制度改变后就迅速富强起来。欧美比我们富,是因为他们现在经济发展的时间远远比我们长。东亚四小龙比我们富,是因为他们在我们改革开放前远远比我们发展的快。改革开放后,我们人口更多了,但发展是更快了。印度在1991年也学中国迈向市场经济体制,虽然也人口更多了,但发展也更快了。所以中国穷不能说是因为中国人口多。[/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所谓发达国家,是社会经济法律制度先进。这个先进的程度,取决于国家的制度、发展道路、发展时间、发展速度和由教育文化社会等所培养出的国民素质。美国人口是加拿大的十倍,加拿大人均资源约是美国的十倍,人口多并没有制约美国发达,反而美国比加拿大还富裕一些。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达的程度,与资源的多少无关。日本绝大多数资源依赖进口,这并没有阻碍日本成为发达国家。所谓经济发达,也就是生产力水平高。生产力的提高,其根本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是人研发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人口多自然有利于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人口多,科研人员多,知识技术创造的天才也多,有力促进了科研的进行;另一方面,人口多,市场大,知识技术创新的利润大,市场推动力强;再一方面,人口多,支撑科研的财力就更雄厚,工业生产体系更庞大,可以提供更强大的物力财力支持。因而人口多实际上是非常有利于走向发达国家的,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中的人口第一大国——美国一直是发达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强劲推动力的根本原因。如果美国只有卢森堡那么多人口,能有力的带动发达国家和全世界发展吗?如果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口只有100万,我可以确定无疑的告诉国人,他们今天的发达就根本不存在,因为没有那么多人口所创新的新科技,他们今天的发达是不可能的。而中国,人口多的优势由于缺乏社会经济条件和国家教育投入低等因素还不能立即、全部的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但这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发展转化出来。美国在二百年前的时候,日本在一百年前的时候,人均科研工作者比例有现在的中国高吗?显然没有。发展是一步一步的,人口优势迟早会随着发展而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进而人口多最终会强劲的推动中国的发展,可惜多数国人竟然不懂得这个简单的历史发展道理。[/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随着超低生育率的持续,未来中国必然是人口快速减少的重老龄化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将是中国经济水平发展的噩梦,更是中国经济实力增长的噩梦。GDP从哪里来?天上不会掉下来GDP,人口减少你的人均GDP怎么会增加?若不考虑人口结构因素,人均GDP的意思是大家产值的平均大小,是价值创造能力的平均值,而不是人口去瓜分天上掉下来的GDP,怎么可能因为人口减少每个人的价值创造的能力就提高了呢?现代经济很有意思,那就是生产必须等于消费。从生产的角度上讲,GDP是生产创造价值总量;从消费角度来讲,GDP是消费需求总量(最终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国对本国的净需求)。美国是生产创造大国,更是消费大国,这才让美国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经济超级大国。[/size][/font]
 [size=4][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人口再生产是物质再生产的基础,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社会是一个不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发展状态。[/font][font=宋体]从生产上讲,现在的低生育率势必造成未来的劳动力大幅减少,造成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更新严重不足甚至断层,使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成无米之炊!中国劳动力将从[/font]2013[font=宋体]年开始加速减少,从[/font]2028[font=宋体]年至[/font]2038[font=宋体]年中国劳动人口年均减少将激增到[/font]1200[font=宋体]多万——大崩溃![/font][font=宋体]从消费上讲,现在孩子大幅减少,从婴儿需求,到儿童需求,到少年需求,再到青年需求和中老年需求,都会依次大幅减少。现在孩子少了,儿童教育需求减少了,小学倒闭教师失业,这只是计划生育对中国产业影响的开始。依次人生成长中的各种需求人口的减少,中国产业产业将经历一次大清洗。中国小学数量[font=宋体][size=10.5pt]从[/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1996年的64.6万所直降到2009年的[/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28.02万所,[/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13年减少57%![/size][/font]到现在是小学的疯狂倒闭,明天接着就是中国各产业的大崩溃——人没了,还有什么经济存在?到[/font]2025[font=宋体]年,中国[/font]25[font=宋体]至[/font]34[font=宋体]岁年龄段人口将比[/font]2015[font=宋体]年急剧下降[/font]30%[font=宋体],将导致大部分产业严重产能过剩,中国未来将面临持续的产业大清洗!日本[/font]1990[font=宋体]年[/font]25[font=宋体]至[/font]34[font=宋体]岁人口仅比[/font]1980[font=宋体]年下降了[/font]20%[font=宋体]就导致日本经济破裂,此后低生育率的日本便一蹶不振。而更低生育率更快速劳动力减少的中国情况会更好吗?不仅如此,超低生育率必将使中国人口快速老化,人口老了的国家岂能发展更快?低生育率使未来中国重老龄化,养老负担极重,社会资源被迫更大比例的投入养老,严重抢占用于发展的资源。面对低生育率所造成的老龄化飞速发展和未来的重老龄化危机,有人以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了。殊不知,跨国研究表明,由于老龄化降低人口活力、创新活力、经济社会活力且恶化投资预期,老龄化是十分不利于生产率提高的。[/font][font=宋体]从中国的人口形势来看,中国经济将在[/font]2012[font=宋体]年后动力渐次衰减,在[/font]2020[font=宋体]年左右后经济形势加速恶化,而到[/font]2028[font=宋体]年左右,随着劳动人口的疯狂减少和产能过剩危机的大爆破,中国将面临长期的衰退。未富先老的中国将远比今天的日本更甚,因为我们中国是未富先老。[/font][font=宋体]这场低生育率重老龄化所带来的发展危机,将危害到每一个中国人。无论现在国人是否依旧对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社会无知无畏,但经济的规律必然惩罚对它无知和不遵守它的人。[/font] [/size]
 [size=4][font=宋体]依照联合国预计中国人口在[/font]2020[font=宋体]年后开始减少,中国的超低生育率决定中国人口必然在[/font]2020[font=宋体]年后加速减少,然后以每年一两千万的速度下滑。在中国人口崩溃式减少的同时,中国面临的不是人口减少人均财富增加,而是更穷,尤其股市、资产(如企业资产、无形财产、房产)等财富将面临大崩溃![/font][font=宋体]现在是一个孩子分一对父母的[/font]GDP[font=宋体],那未来就是两个父母分一个孩子的[/font]GDP[font=宋体],最终少生孩子只能降低人均[/font]GDP[font=宋体]。用少生孩子提高人均[/font]GDP无异于[font=宋体]杀鸡取卵、饮鸩止渴。[/font][font=宋体]在人口减少的过程,不单单是人口数量的减少,还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劳动者比例的降低。人口老龄化,必然是收入能力降低或收入增长能力降低。而劳动者比例的降低,必然是人均[/font]GDP[font=宋体]的降低或人均[/font]GDP[font=宋体]增速的放缓。比如一个[/font]421[font=宋体]家庭,当最大一代退休时,给家庭带来收入的劳动力暴减[/font]2/3[font=宋体]或[/font]4/7[font=宋体],很显然家庭极有可能变穷。2007年日本家庭平均年收入退回到了1988年的水平。而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日本2024年的家庭财富将降至1997年的水平。现在日本人均收入与美国相比越拉越大,日本相对于美国越来越穷。[/font][font=宋体]今天日本的衰落就是明天的中国写照,而明天的中国却是未富先老,许多中国人面临的将是老来穷!我的同胞们,想一想什么是“老来穷”吧,不要在无知无畏了。[/font][/size]
 [size=4][font=宋体]    也许还有人说,现在孩子少了,未来需要就业的人口少了,那就业压力就降低了吧?可经济规律可不这么想,它会用历史的事实告诉您:低生育率重老龄化将带来更严重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喜欢对我们这些新人口观点者见了就骂的愤青们。[/font][font=宋体]在未来劳动力或人口减少的过程中,不是就业压力减少,而是就业压力更大。人口创造需求,需求创造就业。从怀孕开始,到大学毕业,这些未参加劳动的人口创造了大量消费。低生育率,孩子减少,必然减少孩子的相关消费,特别是孩子创造的消费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而低生育率必然增大就业压力。况且,孩子需要人照顾,低生育率则提高就业参与率,进一步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也许有人认为未来年轻劳动力减少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就更轻了。但是,虽然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要就业岗位,但这个年龄段也是人生消费最旺盛的时候,汽车、房产、各种电子电器等这时会被他们大量消费甚至是提前消费。就业来自消费需求,需求创造就业,他们旺盛的消费所创造就业岗位大于他们的就业需求从而降低就业压力,而未来劳动力的减少只会与此相反增大未来年轻人的就业压力。[font=宋体][size=10.5pt]在少生孩子、人口减少的同时,也会伴随劳动力老化,由于高龄劳动力流动性差、重新培训的费用高、接受新技术速度慢,很难适应产业调整的要求,这就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使社会失业率上升。与此同时,高龄劳动力与年轻人的就业竞争将明显的显现出来。由于老龄化严重,预期差,对政府和社会的养老能力的不信任导致高龄劳动力不愿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与此同时,高龄劳动力有经验,且愿意接受更低的工资,结果给年轻人造成很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例如,日本在1990年代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10年之间老龄化从13%上升到17%。日本在1990年的失业率为2.1%,2001年失业率上升到5.6%。同时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2003年日本15岁到24岁年龄组的平均失业率高达13.2%,致使日本年轻人自杀率世界第一。[/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b]在任何一个国家,总是孩子与年轻人口超前消费而中老年人口滞后消费,低生育率、老龄化的必然结果就是消费需求长期不振。一切投资需求皆源于最终消费,而一切最终消费都源于人的需求,低生育率、孩子与年轻人口减少、人口萎缩的必然结果就是投资需求长期不振。由人口经济社会规律的总和所决定,[/b][/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pt][b]任何一个经济体,长期的生育率低下最终会导致长期的“失业魔鬼”和青年失业问题。在人口减少时,当凯恩斯所说的“失业魔鬼”跳出时,倒霉的是所有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b][/size][/font][/font][/size]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size=4][font=宋体]现在的低生育率,必然带来未来的重老龄化。我们都会老,所有我们都要经历未来中国的重老龄化社会。所以,所有的同胞们,您就应该想想在低生育率重老龄化之下的自己的后半辈子了。也许还有许多人天真的[/font][font=宋体]认为经济发展了养老制度健全了中国人的养老问题就自动解决了,这种想法是十分幼稚的。按此说法,美国欧洲日本都应该养老问题更轻,因为他们经济发达养老制度健全。但现实却相反,那些经济不发达、养老制度不健全但生育率高人口结构年轻的国家养老压力最轻。人的需要会跟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特别是,人均寿命随经济发展而提高,人均医疗护理费用又随人口年龄提升而递增。其最终结果是,经济发展未必能够提高养老能力,也可能因为经济发展导致寿命延长和寿命延长所导致的医疗护理费用加速提高而最终导致养老能力降低。就像经济发展反而感到养孩子越来越难一样,经济发展的实际结果是养孩子的能力大幅降低,甚至养孩子还因此成为年轻人的“奢侈品”。经济发展未必提高养老能力,从中国城乡养老压力差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养老压力差别、发达国家现在与过去的养老压力差别来看,经济发展反而降低养老能力、提高养老压力。而制度只是个壳子,养老归根结底是工作的劳动人口养不工作的老年人口,而不是养老制度在养老人。老人手中的货币,只不过是一堆纸,还必须有劳动人口把它变成真正的财富,否则它只是一堆废纸而不能购买任何东西。而超低生育率,或说只生一个孩子,无疑让许多国民老来穷,养老压力沉重,甚至因独子死亡而老无所依,尤其是对农民和城市穷人更是如此。特别是,由于持续的低生育率,未来劳动力严重短缺,必定会造成物价大幅上涨和服务价格飞涨,让老年人手中的货币大幅贬值。由于持续的低生育率,造成中国未来重老龄化,经济不景气,使老年人的养老投资大幅缩水。由于持续的低生育率,未来劳动人口比例大幅下降,养老空有制度而严重缺乏劳动力对其投入,社会化养老方式处于低水平的濒临破产的运转,老人获得的养老资金必定相对大幅减少。[font=宋体][size=10.5pt]在2010年9月10日《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会上,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到2035年我国将会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size][/font]由于持续的低生育率造成中国未来劳动力大幅减少,财政收入增加困难,政府对医疗、养老等民生支出必定增长缓慢或下滑,让老人生活更加凄凉。到时候,现在的我们,我的同胞们,生活在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的社会会让我们很惨。尽管您现在可能对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社会还无知无畏,等到未来中国变成未富先老的重老龄化国家时,我们也许将是最惨的老龄化国家——很老又比较穷。[/font][/size]
 [size=4]       中国现在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建立,等到我们要完备建立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变成了一个老龄化国家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资源哪里来?支撑社会保障体系的财富,都是劳动人口的创造,是从劳动人口创造财富中提取的。当中国重老龄化后,不仅支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劳动人口比例严重萎缩,而且中国还不富裕,中国哪里来的资源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国还年轻的时候,中国人没有保障;当中国年老又比较穷的时候,中国人就更有保障了?我的同胞们,不要对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的社会无知无畏,我们的无知会让我们丧失自我拯救的机会。[/size]
 [font=宋体][size=4]    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社会的灾难,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无休无止自我恶性循环的。当这个“噩梦”进入自我循环状态时,我们整个[font=宋体]中国就会沉沦在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的陷阱之中。在重老龄化之下,对老人来说,当然是“重大灾难”,他们的生活将受到重老龄化的严重不利影响。对年轻人来说,生活在一个重老龄化社会,有那么多老人需要自己给他们养老(即使不直接养,也会通过缴纳社会保险、税收等方式间接去养老人),自然压力十分沉重。比如,一个421家庭,小两口两个,要养4(如果仅父母活着)到12个老人(如果爷爷辈都活着),家庭负担何其沉重。对青少年儿童来说,重老龄化社会也是灾难。在一个421家庭,如果妻子要生孩子(按生一个),那就是丈夫一人要养活6到14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孩子的福音吗?在重老龄化下,由于年轻人负担太重,且在老龄化社会发展与就业困难,压力重重的年轻人还有多少愿意去生二胎或三胎?低生育率必然就会在重老龄化之下恶性循环,继续低生育率和重老龄化。在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社会,对老人说不是福音,对年轻人来说不是福音,对孩子们来说也不是福音,而且这些“噩梦”会恶性循环,一直往后延伸,让未来的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在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font][/size][/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size=4]    我们的同胞们,对未来不久就要到来的重老龄化社会,您们哪里来的无畏和自信?无知者无畏,无畏者可怕,当可怕的重老龄化社会不久后就要到来了。其实,由于我们的无知无畏,我们早已在二三十年前就错失拯救中国未来重老龄化社会的最佳机会。同胞们,如果您们现在能够清醒起来,我们可能还有在度过一段危机之后再度兴起的机会,那就是尽快大力鼓励生育,尽快的提高生育率,以冲淡这场危机或给予自己在危机之后自我修复的机会。否则,如果我们错过这最后的机会,当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社会进入自我恶性循环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将是无休止的灾难。[/size][/font][/font]
 
[size=4]附录:认识更多人口问题,请看下面推荐阅读或首页置顶文章。[/size]
 [size=4]如《中华民族五千年未有之困局》[/size][url=http://cnlonglzl.blog.163.com/blog/static/11737074120110181520689/][size=4]http://cnlonglzl.blog.163.com/blog/static/11737074120110181520689/[/size][/url]
 [font=宋体][size=4]人民网网友评论此文:【[color=red]这是我近十年来读过的,最有高度的文章!深刻地分析了政策、民俗、人民、民族发展、国家发展与存亡的关系,特别是从世界国家的比较,更是使每一个人都汗湿九重衣!建议全国人民,特别是政府官员多读,学透,掌握其发展的精髓,从而更好地为中华民族发展制定正确的政策![/color]】[/size][/font]
 [font=宋体][size=4]再如《求是理论网:继续一胎政策已经不符合历史条件》[/size][url=http://cnlonglzl.blog.163.com/blog/static/117370741201041541240783/][size=4]http://cnlonglzl.blog.163.com/blog/static/117370741201041541240783/[/size][/url][/font]
 [font=宋体][size=4] 一、生育率会随社会经济发展逐步降下来,不会发生人口爆炸。
    中国实施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重要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人口不控制就会大爆炸,从而使社会动乱走向自我灭亡。但是,世界所有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演变历史表明,无需任何人口控制,生育率会随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下降,并降低到世代更替以下水平。现在全球已经有70多个国家的生育率低于世代更替水平,而中国现在1.3左右的生育率处于危险的超低水平,所以国民真正应该担忧的不是人口爆炸,而是持续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所导致的民族萎缩和民族灭亡!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快速下降到1980年的2.24,这时中国应该做的应该是确保生育率不要进一步的下滑,但中国却在1980年实施了一胎政策。1991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8,然后快速下降到2000年的1.22。虽然中国人口从1991年仍然在增长,只不过是寿命延长的惯性延续。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72岁,也就是说中国孩子一个不多生,中国人口也会因寿命延长而增加一倍——即由5.5亿变成11亿。但现在这种超低生育率注定意味着中国未来人口要大幅减少,只不过是国民对人口问题不了解而认识不到中国的人口危机。
  五、中国可以养活自己。
    2006年,孟加拉国人口密度为1109人/K㎡,沙漠上极其缺乏水和耕地的以色列为325人/K㎡,山地占国土60%的韩国为490人/K㎡,而中国仅为137人/K㎡。若说中国山多,可中国山地仅为国土的33%,为韩国的一半。若说中国西北缺水,可以色列土地60%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中沙漠占了50%,人均水资源是中国的1/10。若说孟加拉国水热足人口承载力大,可我们的稻米单产比它高。若说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国家没有一个是人口分布均匀的,皆是以少数的国土承载多数的国民,城市化程度高的国家更是如此,如韩国的首尔地区集中了韩国一半的人口,中国只不过是处于中等水平。按人口密度计算,既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可以养活33亿印度人、105亿孟加拉国人、47亿韩国人、34日本人、31亿以色列人、24亿英国人、23亿德国人、38亿荷兰人,难道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没有智慧和能力养活20亿中国人?
    中国人均农用地计世界排名第32位,中国人均耕地世界排名第35位,人口密度世界排名第72位,在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均靠中前位。况且,由于中国的非耕地性农用地面积很大,中国有利用非粮食食物资源的巨大潜力,中国水域、草原、山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农业专家张福锁认为,仅把现在农作物品种的优势发挥出来,中国就至少有50%~60%的潜力可提高。况且,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工程和生物措施等措施,中国的粮食产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西藏之水救中国》认为如果从青藏高原调水到中国大西北,仅此一项中国就可以轻松地吸收和容纳5亿人口。而且,科技还在继续发展,中国的人口承载力远远高于中国现在及未来的人口数量,中国人根本无需担忧养不活自己。
    六、少生孩子节约资源的想法是错误的。
    随着全球化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源实际是没有国界的,根本不存在节约资源留给自己子孙后代的现实条件。资源少了你会买,你并不少用(加上科技节约的);资源多了你会卖,你并不多用(因资源多了浪费的除外)。一切的世界经济活动和世界贸易,都包含着资源的转移。不仅直接资源贸易是如此,还存在更多的间接资源贸易——除直接资源贸易外的其他实物贸易(如汽车、钢铁等)和和非实物贸易(如服务、技术贸易等)都发生着资源的转移,因为无论汽车、钢铁还是服务、技术,其生产过程都要消耗资源。而我们中国少生孩子无论是节约中国的资源还是节约了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源,其实只不过是把我们中国少生孩子节约资源服务于其他国家的人口,是以消弱中国而强大他国。现实的世界时:无论资源再丰富还是严重缺乏资源,你使用的资源取决你对资源的有购买力的需求、世界生产的供给能力和国力的保障,与自身资源的多少无关。澳大利亚人口少,不会一个人吃三个人的饭;日本人资源少,也不会饿肚子,连我们这个第一钢铁生产大国还要进口它的优质钢材。
    我们人口多了,经济实力强了,需求量大了,我们就可以到世界各处开发资源、入股矿藏。况且,人口多了,民间正在使用的资源和民间储备的资源也多了。万一突然来了战事,你军队可紧急动用的资源也多。假如中国人口萎缩成现在的1/10,那中国军队可紧急调用的民间资源也就下降90%。看那种情况资源更安全?
    况且,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经济与科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口多了,科研队伍强大了,经济实力强了(经济支持),新资源的市场大了(降低成本,提高预期收益),资源开发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如核聚变,如果中国能率先完成技术开发工作,那就永远解决了能源问题。人消耗资源的速度是减法,可人创造资源的速度却是乘法。乘法比减法要快的多,那计划生育一定是大大降低中国未来开发新资源的能力。结果一定是,少生孩子只能降低中国的可用资源量,尤其是人均新资源量。
        七、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人口数量的罪。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人口数量的罪,而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人口再少,只要污染,还是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多,人人为环保努力,生态环境反而因人口多而更和谐。我们中国人口密度仅137人/K㎡,而日本350人/K㎡,韩国490人/K㎡,新加坡人6376/K㎡。如果是人口多造成环境差,那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环境应更差。但是,恰恰相反,他们的环境很好,人口最密的新加坡反而最美丽。国土面积不变,人口越多则单位国土的环保投入越多,所以新加坡可以建成漂亮的花园城市。因而,把生态环境问题归罪于人口数量是不成立的。
    生产生活方式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三类:负影响、正影响和中性。所以,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即是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是产生了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或没有影响(中性)。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人口密度比日本、韩国、新加坡小而我们的环境反而比他们差。而决定生产生活方式性质的因素是:经济技术水平、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政府与公民的环保努力等。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以GDP为纲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力造成的。由于一味的追求GDP增长的速度,而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足,因而目前中国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还是印度的2.8倍,而单位产值的排污量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以这样的方式发展经济,环境岂不污染,生态岂不破坏?
    主张减少人口保护环境的人认为,少生孩子、减少人口可以促进中国环保的发展,其实是相反的。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造成中国婴幼儿消费和最有消费活力的年轻人口的大幅减少,造成国内市场严重萎缩,内需缺乏。一方面,内需缺乏就必须争取国际市场来解决就业。落后国家要跟发达国家竞争国际市场就不得不牺牲环境成本。我国产品之所以廉价,劳动力廉价是一个方面,但那只是很小的方面,因为我国劳动生产率只是人家的几十分之一,劳动力廉价几乎被生产效率低下完全抵消了。大的方面在不计资源和环境成本、牺牲资源和环境。比如,2004年西班牙焚烧中国皮鞋事件。西班牙生产一双旅游鞋成本在二十欧元左右。而中国只要三到四欧元,甚至2欧元。十多欧元的成本差价怎么来的呢?主要就在环境成本上。例如,生产的皮革要使用硝酸盐,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当高!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严重萎缩导致就业困难,劳动力廉价,国内消费难以承担起环境成本。征收环境成本税收又会导致产品价格大幅升高消费量大幅减少,就业更加困难,失业率更高,经济更糟糕[2]。结果,只好通过牺牲环境来解决内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就业问题,最终少生孩子使中国环保处于更不利的境地。
    有人拿今年的西南旱灾说事。这是天灾,与人口多少何关?有人把2010年春的西南大旱归罪于中国人口多。西南大旱是天灾,难道人口少了就不发生吗?据郎咸平详实的分析,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自然现象,主要是由太阳活动造成的,把它归结为人类的碳排放增加是一个国际阴谋(详见《郎咸平:气候变暖背后的阴谋》),而人类碳排放量增加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并且还可以通过技术解决。是的,中国人口多了受灾人口也多了,但救灾的力量也更强大,而且人口密度大还可以降低人均受灾人的救护成本和水利工程的人均建设成本,人口多了更有利于抗天灾。
    而人口减少,对环保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发展动力都会降低。并且人口减少不利于经济科技的发展,而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对环保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少生孩子,减少人口,根本不可能利于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八、交通压力不是因为人口多。
    认为中国人口多的人,常常举挤公交和春运难的例子,难道人口少了中国交通就更舒畅了?巴西人口比我们稀少,但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照样人口密集。由于经济发展对人口规模的要求和大城市对人的吸引力,无论人口多少都会往城市里挤,你挤不挤公交与中国总人口多少无关,而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建设和你愿不愿做城市人有关。香港人口极其稠密,但香港交通很顺畅,倒是内地城市老堵车。
    再说春运。中国人均铁路里程只有一根烟的长度,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显然不是因为人口多。春运难,真正原因在于:1、铁路投入不足;2、户籍限制,让农民工被迫到处流动;3、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分布错位;4、铁路经营垄断,体制没有活力;5、中国春节的习俗影响。
    其实,无论是城市交通还是铁路,人口多可以使交通更便利。城市交通最快的是地铁和轻轨,但建设与运营成本大,只有足够数量的人口才能降低人均成本到经济适可的程度。而铁路也同样如此,比如京津高铁、京沪高铁让京津沪的交通更便利,而郑西高铁还迫使郑州至西安的航线全部停飞,人口多让这些固定成本高昂的便利的交通方式得到更好的发展,反而使交通更便捷便宜舒畅。
    九、高房价是政府政策问题。
    对于中国的高房价,有人认为是中国人口太多。其实,这种理论根本占不住脚。中国城市为什么房价高住房难?有人认为是中国人口多,所以房价高住房难。俄罗斯人口稀少,且从1992年就不断减少,但莫斯科照样高房价,这还能怪人口多吗?德国人口密度236人/K㎡,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中国仅为137人/K㎡,我们也按40平方米计算,全部城市化,平均楼层高度按10层计算,总共才需要5200平方公里土地,仅占国土面积的0.00054%。全国有2860个县区,平均每个县区仅1.8平方公里。即使是达到美国标准,人均住房面积70平方米,也仅需9100平方公里,平均到每个县区仅3.2平方公里。如果再平均到每个镇/街道,即使按照让中国人羡慕的美国标准那根本不值得一提。显然,中国城市高房价根本不是因为人口多。
    十、减少人口不能提高人均医疗、教育等公共投入水平。
    有人认为,人口少了,国家投入的人均医疗教育水平就高了。按此逻辑,是不是小国的人均教育投入就比大国高了?或者说中国34省分34国是不是人均医疗教育的国家投入就提高34倍?国家收入来自税收,而税收来自劳动者的生产创造。人口少了,劳动者少了,国家收入也就少了,人均医疗教育等国家投入并不能提高。相反,人口多了,像研发、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人均支出就降低了,反而可以在医疗教育方面投入更高。另外,在人口减少的过程中,人口老龄化严重,老龄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困难,养老投入比例太大,反而不利于人均医疗教育等公共投入水平的提高。现在少生孩子,看似可以提高孩子的人均教育投入。但是,未来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很重,少生孩子减少人口最终不可能提高人均医疗、教育等公共投入水平。
    据不完全估计,2005年中国各级政府官员公款吃喝花费3000多亿,公车消费3000多亿,公款旅游出国考察3000多亿,仅此三项就达1万亿左右,而中国义务教育投入才2000多亿。中国行政支出世界第一,但中国教育投入却世界倒数。中国教育根本不缺钱,而是政府投入不足、财政资源被严重浪费。
    十一、少生孩子不能提高人口素质。
     首先少生孩子最终不能提高人均教育投入,这在上节已经说过。其次,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密切相关。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口素质的代际差别较大,但计划生育不可能去杀现在的活人,只能减少人口素质更高的下一代,自然平均人口素质就降低了。第三,少生孩子使我国未来老龄化严重,降低了国民年龄活力,因而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第四,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投入资金多少的问题,更是一个成长环境的问题。但现实却表明,独生子女政策不仅是破坏了传统优秀文化传承,更重要的是它严重损害了孩子的成长环境,使独生子女的成长问题十分突出。第五,计划生育系统庞大,本身就要耗费许多财政资源,如果把这些资源都用到教育投入上,中国教育会更好。第六,计划生育给所谓“超生”家庭沉重罚款,这无疑要减少父母对孩子营养教育的投入。第七,强制计划生育的让那些所谓的“超生”父母东躲西藏,孕妇流离颠沛,降低了新生儿的素质。另外,计划生育造成对所谓“超生”孩子的歧视,许多无法入户口甚至无法升学,破坏了“超生”孩子的成长。
    十五、7亿、5亿或3亿适宜人口论是错误的。
    不少中国专家认为中国人口减少了生活水平就更高,不少国民也这样认为。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原始人生活水平最高,因为原始人最少!但恰恰相反,原始人是赤贫。按这种说法,中国人口密度仅137人/K㎡,而日本350人/K㎡,韩国490人/K㎡,新加坡6376人/K㎡,因而日本韩国新加坡人生活的更差,他们应减少人口以改善生活。特别是新加坡,已不适宜人类居住。但恰恰相反,他们生活的很好,人口最密的新加坡也最美丽。显然这种减少人口提高生活水平的说法是相当谬误的,因为提高人生活水平99%的因素是以经济科技水平为基础所形成的综合社会发展水平,而不是单纯的原始人均资源的多少。
    一些人口专家坚持认为:我们中国人口太多了,人口拥挤,人口密度高,如果我们中国人口减少到适宜人口生理水平,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好。如果按这样的说法,中国就不应该城市化,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太大了。如果中国城市化,无论中国有多少人口其居住的人口密度是一样的。美国只有三亿人,但纽约、费城、芝加哥一样非常拥挤。西欧国家人口低惯性增长,小城镇一个个消失,但大城市人口却仍快速增加。俄罗斯人口从1992年就不断减少,但是人口还在往莫斯科等大城市集中,虽然俄罗斯人口稀少但莫斯科照样高房价!所谓的人口密度与总人口数的关系在城市化下都是数字假象,人口生理密度在城市化下与人口总数无关,适宜人口生理论在城市化下是虚伪的数字游戏,毫无实际意义。
    何谓适宜人口?其科学标准有两个:1、最佳国力人口;2、最佳生活水平人口。换句话来说,也就是综合国力最大化和生活水平最高化的人口。判断人口多少是适宜的,那就要看:1、增加人口是否增加综合国力;2、增加人口是否有利于生活水平提高。我已经证明在知识经济时代边际人口国力递增。这就意味着,对综合国力来说,人口越多越好,不存在最佳国力人口的边界。由于提高人生活水平99%的因素是以经济科技水平为基础所形成的综合社会发展水平而不是单纯的原始人均资源的多少,所以增加人口可以促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那就不存在最佳生活水平的适宜人口。
    在经济全球化之下,人口承载力也已经全球化。依照适宜人口的标准“综合国力最大化和生活水平最高化”,7亿、5亿、3亿适宜人口论是根本不成立的。首先,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绝对比一个7亿、5亿或3亿人口的中国更强大,中国人口减少绝对不利于国力的增加。其次,中国人口由13亿降到7亿或3亿,与不降低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低,因而生活水平也会相对更差。在人口减少的过程中老龄化严重,经济发展能力很低,民生压力很大,怎么可能用减少人口而提高生活水平呢?既然如此,中国人口从13亿降到7亿、5亿或3亿,既不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又不利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理由认为7亿、5亿或3亿人口是中国的适宜人口呢?
    十六、世界允许存在一个13亿人口发达的中国。
    不仅有美国专家劝说中国人口不减少就不能变成发达国家,连多次给中央讲课的经济学家程恩富也认为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人口要降到5亿。可惜,据美国预计,美国2010年人口要超过5亿,是不是美国由此沦落为发展中国家呢?现在非洲人口已经超过10亿而且还在高速增长,印度人口预计2100年要超过18亿,是不是非洲永远贫穷印度永远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呢?在经济全球化之下,资源实际也已经全球化。中国减少人口为世界节约资源,但非洲、印度等都不会这样做,最终我们节约的世界资源还是被他们使用,对我们中国有何益处?中国自知人口多,却要学习美国高耗资源的发展模式,一边大量浪费自己的资源大肆破坏自己的生态环境,再一边高喊自己这种耗费资源破坏生态的发展模式无法承载13亿人口进入发达国家,中国人岂不太可笑了?为什么不学习日本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发展模式?世界可以允许100发达的日本,未来地球也可以允许一个人口达100亿人口发达的世界,为什么独独不能允许一个13亿或者20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是不是中国34省分34国而任何一个省人口都不过一亿是不是又可以成为发达国家了?
    相反,世界需要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后,13亿人口可以带来雄厚的财力、强大的科研力量和广阔的市场。这样的一个国家,不仅可以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消费驱动力,更能为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更优更廉价的科技成果。比如航天育种,中国人口越多则财力与科研力量越强,研发速度就越快;中国人口越多人均成本就越低,众多人口可以让中国轻易消化掉巨额研发成本,为世界人民提供的科技成果也就十分廉价了。13亿人口的发达中国可以通过巨大的国内市场有力的带动世界经济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对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提供更多的援助,可以为世界伸张正义,可以有力的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和环保发展,从而更强有力的带动世界的发展和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生活的提高,这才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而少生孩子、减少中国人口,根本不是对世界的贡献。
    [/size][/font]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回复内容: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