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富流向不公
2011-04-17 上传人:新老年
[size=4]财富在政府和个人之间的转移,首先的问题是政府从社会中抽取的资源过多。这其中包括税收、社保缴费以及出让土地的收入。
税收。按照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的计算,中国实际的宏观税负已经达到31%;按照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2009年中国全口径财政收入为10.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2%。而财政部的数据则显示,当年中国财政收入为6.8亿元,占GDP比重为20%。
社保缴费。根据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的研究,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这一比例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出让土地的收入。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总价款为1.59万亿元,同比增加63.4%。2010年中国土地出让总价款为2.9万亿元。虽然土地收入不能完全看做是民间财富向国家的转移,但至少其中农民在土地上的损失是具有这种性质。
还有两个因素对实现个人财富向国家转移也起到重要作用。第一是由国有垄断企业垄断价格实现的超额利润。第二是出口和外汇管理制度导致的通货膨胀以及民间财富的缩水。中国出口的东西越多,中国银行的外汇储备越多,同时印出的人民币钞票也越多。换言之,中国的经济越发展,通货膨胀会越严重。这样就使民间财富以贬值的方式流入政府手中。
与民间财富流向政府相反的,是国家财富向个人的转移。这主要包括政府的再分配、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不正常的福利。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比重还是明显偏低。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企改制中通过低估漏估、低价转让,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入个人腰包。而就目前来说,土地和资源的转让环节,则在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途径。据估算,现在政府垄断的土地资源大约为35万亿元,在土地转让环节上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无法准确计算。
不正当福利主要体现在政府向贫困群体之外的人提供的社会保障用房上。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向公务员提供的经济适用房只有当地房价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就国家财富向个人转移来说,还应当计算进来的是三公消费。这个数字至今扑朔迷离,无从计算。[/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