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追赶超越美国
2011-02-08 上传人:新老年
[size=4] “赶超美国”一直是毛泽东的“中国梦”或“强国梦”。50多年前他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首次提出用五十年、六十年的时间赶上并超过美国的战略设想:“中国要赶上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美国只有一亿七千万人口,我国人口比它多几倍,资源也丰富,气候条件跟它差不多,赶上是可能的。应不应该赶上呢?完全应该。假如我们再有五十年(指到2006年)、六十年(指到2016年)就完全应该超过它。”
“赶超美国”的“强国梦”
当时毛泽东并不晓得GDP等经济指标,也不晓得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实际差距,他采用了当时普遍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钢产量指标,1955年中国只有400多万吨,而美国已经达到了1亿吨,相当于中国的20多倍。毛泽东介绍,美国在60多年前钢产量也只有400万吨,因此他设想中国花五十年、六十年赶上并超过美国的钢产量。
当时(指1955年),中国总人口已经突破6亿人,美国只有1.9亿人,中国比美国多出4亿多人,而美国的GDP相当于中国的5.8倍。但是很可惜的是,一年之后(1957年)毛泽东去苏联访问,受到了赫鲁晓夫提出用15年超过美国主要工业产品总产量的影响,将原定五十、六十年“超英赶美”的设想改为十五年。为此,毛泽东回国之后发动了“大跃进”,很快就惨遭失败。但是毛泽东的这一强国之梦仍然是伟大的,还是可以提前实现的。
将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作为一个后发的社会主义人口大国的追赶目标和超越对象,这里毛泽东暗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假定:在世界上众多的大国中,真正有资格、有能力超过美国的唯一国家就是中国。
这里,毛泽东有三条重要理由:一是国土面积与美国大致相当,这就意味着主要资源总量与美国比较接近,如果能够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就会成为追赶和超越美国的自然资源基础;二是中国比美国人口多得多,这就意味着一旦中国人民人力资本水平大幅度上升,就会成为追赶和超越美国的人力资源基础;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意味着美国的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最优越的制度,而中国的制度又比美国更优越,如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就会成为追赶和超越美国的制度基础。
从现代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毛泽东时代是这一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为中国建立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进入了世界前十位经济大国行列;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这一生命周期第二阶段,即迅速崛起期和工业化加速期;进入21世纪,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准确的重要判断:“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由于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比美国多出10亿人口,即使人均收入增长到相当于美国人均收入水平的1/5~1/4,经济总量自然就会超过美国。这是一个多种主要总量指标连续加速赶超美国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前十年(2001-2010年)的加速追赶、局部超越;后十年(2011-2020年)的全面追赶、主体超越。
“局部超越”的前十年
进入21世纪的前十年,是中国加速追赶、局部超越美国的十年。
第一,中国主要的指标居世界位次不断跃升。经济总量(指按汇率法的GDP计算)由2000年的世界第六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二位,占世界总量比重从3.75%上升至超过9%(2009年为8.56%);中国与美国GDP的相对差距由8.26倍缩小至2009年的2.83倍;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与美国GDP(按货币购买力平价折算)的相对差距由2000年的3.34倍缩小为2009年的1.55倍。
第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制造业大国。全世界约有500种工业产品中,有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其中,2010年中国钢产量是美国的3.6倍;中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第三,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由世界的第八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一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从3.86%提高至突破10%;外商直接投资由第九位上升至第三位;外汇储备由第七位上升至第一位。
第四,中国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由世界第四位先后超过日本、欧盟(27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研发人才国家;2008年居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论文发表数国家;2009年居日本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专利与基础专利申请国家。
第五,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中国主要通讯基础设施拥有量已经超过美国;中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已居世界首位;2010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7.4万公里,接近美国7.5万公里;中国高速铁路里程达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第六,从综合国力的角度看,中国与美国的相对差距明显缩小,由2000年的2.55倍缩小至2008年的1.50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与此同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治理的格局。在中国等国的压力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不得不增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使中国上升至第三位,居美国、日本之后,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参与并成为世界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领导者。
“主体超越”的后十年
从今后十年来看,仍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还是中国再上大台阶的重要时期。
首先,将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民富”目标:到2020年,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们保守地估计人均GDP可能会超过1万美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接近77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人类发展指标进入世界较高水平,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城乡居民人口;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进入更加富裕阶段,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进入富裕阶段,处在发展中国家前列水平。
其次,将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即“国强”目标。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所有的指标全面赶超美国,其中大部分指标先后超越美国。根据作者保守估计,中国GDP总量与美国的差距迅速缩小;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将在2011年超过美国;中国进口贸易额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中国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创新强国;到2020年,中国与美国的综合国力相当接近,但军事实力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真正全面超越美国还在于2020年之后的十年或者再长一点的时间。当然,无论是从发展水平还是人均水平,即使到那时中国也仍然与美国有很大的相对差距,中国还需要不断地追赶。但是最重要的是不断超越,即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摘自1月4日《瞭望·新闻周刊》胡鞍钢 文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