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江山 > 正文          
         

精神哲学:给心灵以安顿

2011-01-24     上传人:新老年

[size=4]      精神哲学,意在人心灵的安顿。人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构成了人心灵的安顿之所。人心灵的安顿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人心灵的安顿,需要人“做人”,做自己,活到自己的本质上,实现自我生命的独特价值或非凡意义。 
给心灵以安顿
      从大的方面讲,在宏观的意义上,人有两种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前者表现为吃、喝、住、穿、行等,意在人身体安泰、舒坦、温暖与惬意;后者表现为感受、体验、体贴和玩味等,旨在人心灵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相应地,为满足这两种需要,人就有了两种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前者表现为人有关吃、喝、住、穿、行等的思想与行为,目的在于实现人身体安泰、舒坦、温暖与惬意;后者表现为人有关感受、体验、体贴和玩味的想象与作为,目的在于达到人心灵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圣经》中就讲:人不仅需要面包,还需要充实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而为担负和承载这两种生活,人就自然地形成了两个家园:“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前者是人躯干、身体获得安泰、得以栖居之地,也是人创造和受用物质生活的客观凭借、实际依靠。它要为人提供必要的物质生产、生活的对象、工具与场所等,保证人正常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使人的身体发育、生长、休养和生息等获得相应的物质条件。它要为人遮风挡雨,防暑御寒,避免各种猛禽野兽的攻击和袭扰,防范与抵御来自他人、社会方面的侵犯与欺凌等,为人的生命从身体方面提供一份安全感。人的“物质家园”,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物质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后者是人精神、心灵获得安宁、得以安顿之所,也是人创造和享受自己精神生活的主观根据、心灵依托。李泽厚就曾讲:“精神、情感总得有所寄托。”它要为人提供必要的精神生产、生活的对象、工具和场所等,保证人正常的精神生产、精神生活,使人心灵的发育、成长、滋养和调整等获得相应的精神条件。它维护着人自己,为人的心灵筑起了一道坚实稳固的防护长城,强有力地排除和抗拒着各种自然灾害、灾难和社会上不良现象乃至丑恶现象对人心灵、精神的刺激、干扰、侵蚀与危害等,保证着人心理不出问题,心灵健康发展,精神饱满和充实,使人的生命从心灵方面获得一种重要的、可靠的安全保障。人的“精神家园”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的精神生活的层次与品位。没有“物质家园”,人的身体会处于流浪状态,人浪迹天涯,会沦为乞丐,不仅物质生活没有保障,时常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而且由于失去了必要的物质庇佑,人的生命会没有安全感,甚至可能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没有“精神家园”,人的心灵同样会处于流浪状态,人没有着落,会沦为精神上的乞儿,不仅精神生活没有保障,会失去真正的快乐与幸福,而且人会茫然无措,不知所往,导致心灵扭曲,思想畸变,生命会陷入深刻的危机,乃至处在死亡的边缘。作为一种哲学,如果历史唯物主义意在引导和帮助人们自觉地建构自己的“物质家园”,给身体以栖居,使自己在这个混沌蛮荒的世界上“外在安其身”,求得一种身体的安泰、舒坦、温暖和惬意等,享受一种优裕的生活,所以有人叫历史唯物主义为“经济哲学”或“吃饭哲学”,那么,精神哲学则与之相对,它要引导和帮助人们自觉地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给心灵以安顿,使自己在这个喧嚣不已、躁动不已的世界上“内在安其心”,达到一种心灵的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享受一种优游的生命。因精神哲学从根本上关乎人的做人,关乎人的心灵世界,所以,我有时也喜欢称精神哲学为“做人哲学”或“心灵哲学”。
                                   心灵安顿之处
      让我们把手放在胸口,找一找感觉,审视一下我们内在的世界:我们的心灵有所归宿、有所安顿吗?它是不是充满着一种充实感、饱满感、温馨感与光明感,有着一种不折不扣、实实在在的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
      我们很多人都不能作肯定回答。这也难怪,因为我们很多人实际上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心灵还应有个归宿,有个安顿之处。人们过于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物质生活,这种高贵的精神生活基本上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排除了。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人拥有优裕的物质生活,这是值得肯定的,但问题是,人活着就是为了这种粗鄙浅陋的物质生活吗?情况显然不是这样。毛泽东就曾讲:“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只知道搞一点饭吃,跟狗搞一点屎吃有什么分别?”老人家的话是糙了点,但话糙理不糙,其中揭示的道理入木三分,不谓不深刻!一个人只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物质生活,而不顾及自己的心灵,不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样的人与禽兽无异,这不是在作践自己、糟蹋自己吗?这样的生  活还有什么品位和质量?
      哪里才是人心灵的归宿或安顿之处?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清人的精神生活,弄清人精神需要什么,或者说,什么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心灵欲求。因为很显然,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心灵欲求,人的心灵才能安顿,感情才能依托,精神才能获得慰藉。是人充实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决定着人的“精神家园”,决定着人的心灵归宿、安顿之处。
      那么,人这一生最期待什么?最关心什么?最喜欢什么?最欣赏什么?什么才可以给人自己带来一种内在的的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那就是人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也就是说,人要活着,生存,享受一种优裕的物质生活,就要“求物”,即创造物质财富,追求经济利益,这样的实践、生产,在实践论的意义上通常被称为“物质实践”、“物质生产”;而人要活得安宁、快乐、有意义、有品位,享受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那就要“做人”,即做自己,活到自己的本质上,是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创造一个独特的个体或生命。这样的实践、生产,在实践论意义上我称为“审美实践”、“审美生产”,因为它创造了“审美价值”,给人带来了美感愉悦和精神满足,使人的心灵生活充实、丰富、快乐与富足。
      为什么人“做人”、人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可以给人带来内在的快乐与幸福?这是在,人的“做人”,人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构成了人生的目的,是人的终极关怀或形而上追求,而人本身又是一个自洽自足的存在,人一旦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目的,达到了人的终极关怀或形而上追求,他就会获得一种充实感、温馨感、满足感与光明感,他就激动了,兴奋了,快乐了,幸福了。是人的“做人”,人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心灵欲求,构成了人精神生活的特殊本质。
      人活着为什么?或者说,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人的“自我”。马克思讲:“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正是人的“自我”,人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才能使人成为人,使人作为人获得落实。而人活着,人生的目的,显然也就在“做人”,在达到人的本质,在实现“自我”,在使人成为人,使人作为人获得落实,也就是做自己,活到自己的本质上,是什么样的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创造一个独特的个体或生命。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曾讲:人生的目的,不是去获得和积累那些僵死的物质的东西,而是人生命的自我实现。毛泽东也讲:“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实现自我者,即充分发达身体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之谓。”人的“做人”,人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回答了“人生何为”问题,构成了人的终极关怀或本体论追求,给人这一生一个最终的交代。
      而人一旦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目的,解决了自己的终极关怀问题,也就是他真正活在一个自我的世界里,达到了自己本质的层面,臻于一种独特生命的高度,趋向这种人生的终极关怀或本体论追求的至高境界,充分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他就会获得一种成就感,感到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对自我实现了一种感受上的认同,这种情况下,他为什么不激动、不兴奋、不快乐、不幸福,不获得一种心灵充实、精神满足呢?实际上,一个人不“做人”,不做自己,就不可能堂堂正正,顶天立地,成为一个站立起来的生命,只是一个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庸人或奴才,处如此生命状态,他还有什么激越的美感愉悦和崇高的精神生活可言呢?一个人活不到自己的本质上,不能是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能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创造一个独特的个体或生命,他就扭曲了自己,辜负了生命,他会觉得自己做人很失败,活得太窝囊,从而造成自己心灵不安,精神郁闷,感情焦虑,思想痛苦等,他哪里还能享受到一种生命的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
      既然人“做人”、人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能够从根本的意义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心灵欲求,那么人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必然构成人心灵的安顿之处、精神的慰藉之地、感情的寄托之所。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曾讲:“如果他最终要得到自身安宁的话,那么音乐家必须作曲,艺术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作。人必须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我们称这种需要为自我实现。”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说:“各人见到的世界多少是各人自己所创造的世界,其所以要创造这个世界,那不过是要表现自我,从而令人在情感上得到安慰。”“人得到自身安宁”、“在情感上得到安慰”,都以人的“自我实现”或“自我表现”为深刻基础,只要人实现了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创造一个独特的个体或生命,人的心灵就安顿了下来,感情就有了寄托,精神就获得了满足,就会享受一种心灵的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所以有哲学家讲:“意义是人生存的依托和庇护所,是人的精神家园。”
                                 心灵安顿的意义
      人心灵安顿下来具有重要意义。
      它会使人创造、成就一个独特的个体或生命。一个人心灵安顿下来,精神找到归宿,这说明了,他正在做人,做自己,活到了自己的本质上,走自己的生活道路,开创自己的事业或功绩,实现自我生命的独特价值或非凡意义。他具有独立的人格,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命,是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站立起来的人,不是一个心灵扭曲、生命变质、在社会生活中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庸人或奴才。他有思想,有担当,有能力,有作为,所以,他总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生活在一种成就感之中,体验一种成功的喜悦,获得一种内在的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享受一种作为人的高贵和尊严,而不是无主见,没追求,无所事事,没有能力,在生活中充满了失败感、空虚感、无聊感,觉得自己生命卑微,心灵委琐,没有意志,缺乏生命力。他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与世界,他自信,乐观,热爱生活,从容稳健,浑身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坚毅与稳定的力量,而不是以别人的价值观为价值观,生活在别人的生活或世界,缺乏自信,郁郁寡欢,没有关爱,心气涣散,显得浮躁、焦虑,心神不安,生活成为一种无尽的折磨与痛苦。
      它会使人与周围世界友好相处,和谐万物。一个人心灵安顿下来,追求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就会超越日常生活中那种狭隘的物质价值、功利意义,从而被赋予一种宽阔的胸襟,审美的眼光,积极的心态,提高了人的内在修养,人的生命境界自然博大开阔。而所有这些,显然有利于人更好地处理与协调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包括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等,以一种人性化的方式,抱着一种审美欣赏的态度,尊重自然、他人、社会、爱护自然、他人、社会,欣赏自然、他人、社会,帮助自然、他人、社会,实现人与周围世界友好相处,和谐万物,互动共进,物我一体。即使生活中发生不愉快的事情,遭遇困难或挫折,人也会正面思考,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应对和化解,把坏事变成好事,化不利为有利,最终求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马斯洛就认为,人在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种“高峰体验”,一种生命的激越亢奋,一种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心理作用,人会“更充分地具有人性”,“可以以许多方式改变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以及他与他们的关系”,“可以或多或少永久改变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从而实现人与世界之间声气相通,彼此交融。
      它会使人发达社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一个人不做自己,就不会有独立的人格,形成一个独特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是一个扭曲的生命,变质的生命,也是一个平庸的生命,一个无所作为的生命,这样的生命,对社会而言,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价值或意义。而一个心灵处在安顿状态的人,情况就大为不同了,他做自己,活在自己的本质上,就必然是一个真正的人,是一个站立起来的生命,他在社会生活中会作为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与非凡意义。他的生命不会平庸、黯淡,而是卓尔不群、光芒万丈;不是可有可无、微不足道,而是不可替代、举足轻重。他象一块充分燃烧的煤炭一样,向社会最大限度地释放着热量,温暖着同类,发达着社会,不断促进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如何实现心灵的安顿
      一个人“做人”,做自己,活到自己的本质上,是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创造或成就一个独特的个体或生命,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安顿下来,精神找到归宿,享受一种生命的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实践一种优游的生命。
具体地讲:
      一、顺己之天。人的天赋、禀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也是人自我、个性的具体表现。一个人一生发展如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怎样的价值或意义,享受什么样的快乐与幸福,都不会超出自己的天赋。而只要他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及时发现并充分顺应和利用自己的天赋,活在自己天赋或禀性的世界里,他就在做人,做自己,活在自己的本质上,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他一旦做人,做自己,活在自己的本质上,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他就会最终塑造一个成功的自己,拥有一种快乐的人生,他的精神就有了着落,感情就有了寄托,心灵就有了归宿,思想就获得慰藉。
      二、从己之爱。人的爱好、兴趣在哪里,人的自我、个性就在哪里。人的爱好、兴趣是在人天赋、禀性的基础上经过人的不断尝试、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一生发展如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怎样的价值或意义,享受什么样的快乐与幸福,也与人的这种爱好、兴趣密切相关。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培养了自己的爱好、兴趣,并能继而活在自己的爱好、兴趣里,使自己这种爱好、兴趣不断获得满足,人就可以从对这种爱好、兴趣的满足中感知和体认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或崇高意义,从而使自己精神有种充实感,思想有种温馨感,感情有种寄托感,心灵有种归宿感。如果一个人从事一种自己不喜爱的学习或工作,对自己的学习或工作根本没有兴趣,他会从这种学习或工作中感受和体验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吗?所以,台湾作家张秀亚讲:“有所爱好,精神才会有所寄托,心灵才会有所附着。”一个在社会生活中没有爱好、兴趣的人,人生不过就是一个在苦闷中勉强活下去的无聊过程,如此人生,如何使人安顿心灵,享受一种富足的精神生活?实际上,一个没有爱好的人生,必然是一种乏味透顶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无异于慢性自杀;违背自己的爱好,这是人自个跟自个较劲,自个跟自个过不去,这样的人生,无异于自我摧残、自我折磨。
      三、扬己之长。人的特长、优势在哪里,人的自我、个性就在哪里。人的特长、优势又是在人爱好、兴趣的基础上经过人的进一步锻炼、强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一生发展如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怎样的价值或意义,享受什么的快乐与幸福,同样与人的特长、优势紧密相关。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或优势,就能够充分感知、体认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享受一种成功的喜悦,生活在一种成就感之中,使自己心灵充实,精神饱满,感情有所寄托,找到了自己神圣的精神家园。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没有特长、优势,或者有特长、优势,却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它们,他的人生必然会充满失败感、挫折感,如此情况下,他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使精神获得一种健康的滋养?
      四、立己之志。人的志向、愿望是在人天赋、爱好、特长的基础上内在生发出来的。一个人一生发展如何,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怎样的价值或意义,享受什么样的快乐与幸福,还与人的这种志向、愿望大为相关。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境界,往往就是人在心理上、想象里为自己所界定的高度、境界;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志向、愿望,往往也就成就了什么样的自我、个性,成就了什么样的人生或生命。人有所追求,有所梦想,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就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从此,人的心灵就不会漂泊无着,没有依靠,而是获得了一种坚定的精神支撑,使自己心灵充实,精神富足,生命趋于坚实和欢愉。如果没有志向,没有愿景,没有追求,没有梦想,这对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折磨,人在社会生活中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导致人精神忧郁,思想苦闷,感情痛苦,人的生命力从此会走向败落、消解、衰亡。如此,人的心灵如何安顿?
      五、成己之事。人的事业、功绩,就是人的自我、个性。在理想、志向的基础上,成就一番事业,建立伟大功绩,就是不断实现人的自我,张扬人的个性,把人的自我逐渐推向一个崇高的境界,把人的个性发挥到极致。一个人一生发展如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怎样的价值或意义,享受什么样的快乐与幸福,更与人的这种事业、功绩大有关系。有了志向、理想,人就会不懈地探索、追求。在这种探索里,人不甘平庸,有所作为,使自己的事业最终臻于高境、化境、极境;在这种追求中,人做自己,活到自己的本质上,是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实现自我生命的独特价值或非凡意义,享受属于自己生命的真正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实际上,一个人投身自己爱好的事业,把聪明才智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就是享受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一个人没有自己热爱的事业,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空虚,这会导致自己“虚度一生”,“枉活一世”,这样,人的心灵如何安顿,生命何以托付?[/size]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回复内容: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