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江山 > 正文          
         

论胡耀邦精神

2010-09-30     上传人:新老年

[size=4][color=black] 作者:刘济生
[/color][/size] [size=4]一、[b][font=宋体]什么是胡耀邦精神[/font][/b] [font=Times] [/font]
 [font=宋体]  应该从字源和科学两层含义上去理解精神。[/font]
 [font=宋体]  从字源上看。张岱年认为:“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意。”⑴精神可以理解为精微的内在动力。精神的首要之义是积极的、高扬的东西,不是消极的、低沉的东西。《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就是积极的东西。梁漱溟在谈到“中国民族精神”时,说“一为‘向上之心强’;又一为‘相与之情厚’。”⑵从字源学上看,精神是能动的、向上的、高扬的、积极的、健康的之意。既然精神是人的积极心态,因而就不是劣根性。鲁迅写了《阿[/font][font=Times]Q[/font][font=宋体]正传》,柏杨写了《丑陋的中国人》,高桥敷写了《丑陋的日本人》,他们揭露的是民族劣根性、批判落后的国民性。这些东西和民族精神是对立的,是一个民族应该勇敢抛弃的。他们把“反面”的东西昭示给大家,是促使大家猛然醒来。这些猛烈抨击揭露一个民族的黑暗面、揭这个民族的老底和伤疤,正是追求和憧憬着这个民族的光明和健康。精神有时也指一种理想。只有先进的阶级、集团才有理想。[/font]
 [font=宋体]  精神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呢?精神是一种价值观。价值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表征主客体相互作用及其关系。客体的存在和属性满足主体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即为价值。价值是事物的有用性,是积极向上的,不是消极的东西。价值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关系,但价值判断却是主体的主观断定。在与人相关的价值体系中,主要有:人对物的价值,如人创造了飞机,培育了新的植物品种;人对他人的价值,如教师教学、医生治病、向导引路;人对社会的价值,个体的人对群体所作的贡献;社会对人的价值,社会给人提供各类保障、政治环境等。其中,人对社会的价值是最具核心的内容,具有更深刻、更久远的历史意义。由此可见,作为精神,它是满足人们主体需要,满足人们主体真、善、美的需求。为什么说“人对社会的价值”是深刻、久远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价值?因为这些精神不仅局限在道德范畴,而是涉及到所有人文领域。伟人的生活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思想、道德、品格都具有价值,也就等于他具有永恒的、值得人们效仿的精神。近二十年来,宣传得最广泛的是周恩来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font]
 [font=宋体]  中共中央在胡耀邦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提到了学习胡耀邦同志,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思想品德,而这些就是胡耀邦精神。[/font]
 [font=宋体]  胡耀邦同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我们的伟大事业。他深深地热爱党和人民,党和人民也深深地热爱他。全党全国人民深切悼念胡耀邦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德。[/font]
 [font=宋体]  我们要学习胡耀邦同志忠诚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献身精神。他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不知疲倦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近两年来,他仍以很高的热情关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不辞劳苦,到基层调查研究,鼓励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形势和光明前途,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振奋精神,继续前进。[/font]
 [font=宋体]  我们要学习胡耀邦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他始终注意广泛结交朋友,通过同人民群众包括知识界和党外朋友的直接联系和坦率交谈,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和营养。他曾多次长途跋涉,深入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远地区和穷困山区调查访问,同当地干部、群众促膝谈心,共商脱贫致富大计,促进这些地区的开发和对外开放。他还多次深入祖国边陲和海防前哨,亲切慰问人民子弟兵。他在处理党和国家重要事务的同时,亲自阅处了大量人民群众的来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font]
 [font=宋体]  我们要学习胡耀邦同志顾全大局,光明磊落,谦虚好学,廉洁奉公的高贵品德。他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胸怀坦荡,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正确的东西,敢于坚持;自己错了,勇于自我批评。他以身作则,待人宽厚,作风民主,手不释卷,追求新知,保持共产党人不断进取的活力。[/font]
 [font=宋体]  曾庆红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font][font=Times]90[/font][font=宋体]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学习胡耀邦同志“伟大的革命精神”,也就是胡耀邦精神:[/font]
 [font=宋体]  胡耀邦同志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我们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font][font=Times]90[/font][font=宋体]周年,就是要学习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要学习胡耀邦同志忠于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胡耀邦同志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具有忘我工作的热情和勇往直前的干劲,始终不知疲倦地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始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懈奋斗的榜样。[/font]
 [font=宋体]  我们要学习胡耀邦同志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思想境界。胡耀邦同志长期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勤于思考和研究各种现实课题,提出了许多重要主张和建议,同时博览群书,追求新知,不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进取精神的榜样。[/font]
 [font=宋体]  我们要学习胡耀邦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胡耀邦同志作风民主,平易近人,经常深入基层,广交朋友,加强同人民群众包括知识界和党外朋友的直接联系和坦诚交流,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亲自阅处大量群众来信,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始终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榜样。我们要学习胡耀邦同志顾全大局、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胡耀邦同志胸怀坦荡,按党的原则办事,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的榜样。[/font]
 [font=宋体]  党中央领导这些论述值得理论工作者进一步去研究,做理论结合实际方面的工作,把胡耀邦生动感人、激动人心的事迹与永具魅力的精神普及开来,让人民群众家喻户晓,成为民族的精神财富。[/font]
 [font=宋体]  胡耀邦精神是一个价值体系,是胡耀邦在长期战斗生涯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中的理想追求、思想观念、道德品格、工作作风的总和。胡耀邦精神涵盖面非常之广,包括改革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科学精神、开放精神、思想解放精神、忧国忧民精神、威武不能屈精神、献身精神、学习精神。下面具体分析胡耀邦精神。[/font][font=宋体][/font]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二、胡耀邦精神的内涵[/font][/b]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改革精神[/font][/b]
 [font=宋体]  革故鼎新、突破变革是胡耀邦精神的本质与核心。改革是打破旧系统,创造新系统,实现系统的转换。改革使社会更具有理性,更具有自觉性,更符合人性地向前迈进。胡耀邦就是在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时候,勇于改革、勇于突破,成为改革的先锋。在突破旧系统的时候,敢于正视社会深层矛盾,敢于处理尖锐矛盾,不回避,不绕道走。处理社会尖锐矛盾的时候,会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抗,强大的反作用力会波及改革者的自身,弄不好改革者自己粉身碎骨。胡耀邦知道这些,“不谙燕塞险,卓立傲苍冥”,为了中国改革事业,赴汤蹈火、奋不顾身。胡耀邦为中国改革冲锋陷阵的时候,虽然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但是,极左势力是绝对不能低估的,“两个凡是”还是很有力量的。胡耀邦的警卫秘书李汉平说:耀邦在那两年时间内把重要的干部全给当了,党校校长,组织部长,中宣部长,秘书长。实际上就是党务的这块他全都包了。另一位长期担任机要秘书的高勇说:那段时间好像哪里都需要耀邦,而且他到哪去,局面很快打开了。⑶胡耀邦自己说:“我们不论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都要力求有所建树。政治上的建树,思想上的建树,理论上的建树,改革上的建树,工作上的建树,总之要有所建树。你在某件事情上提出一个好的意见,做了一件工作,写了一篇文章,起了好的作用,也是一种建树。”⑷[/font]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民主精神[/font][/b]
 [font=宋体]  民主精神是二十世纪领袖人物最根本的素质。没有民主精神,是不配人类进步世纪的前锋人物。胡耀邦在[/font][font=Times]1978[/font][font=宋体]年首先赞扬了夏征农写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论文。后来这个命题成为党的许多领导人讲话时必提的口号。他几次提出自己要在十三大退下来,打破领导干部的终身制。他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亲自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致使党的政治生活正常化。他不去钦定作协主席,让作家们自己去选举;[/font][font=Times]1986[/font][font=宋体]年国庆节后,胡耀邦曾经对秘书说:“十三大要立个规矩,不搞终身制……一定要立下这个规矩,如果在我们手里不立下这个规矩,中国今后还会动乱。”⑸他曾经提出必须用改善党的领导来加强党的领导。他提出要认真实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装(档案)袋子的“四不主义”。他亲自领导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坚持要搞政治体制改革,培养公民意识,进行公民教育,勇敢地肯定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和人道主义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坚决摒弃了一些极左的提法。胡耀邦抨击了把“马、恩、列、毛”当作“神”,把他们的著作言论当作“神话”的骗子行当,呼吁对这些招摇撞骗的现象要揭穿,要斗争。胡耀邦是民主精神的楷模,是党员民主权利的保护神,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者。[/font]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平等精神[/font][/b]
 [font=宋体]  胡耀邦与党员平等,与群众平等,与干部平等,从来没有盛气凌人,恃强凌弱。他常批评有人作威作福、称王称霸,弄得人家忍气吞声。在当总书记的时候,自己的住宅大门口没有士兵,也没有传达员,有的人晚上到他那儿去谈话,溜溜达达就进去了,连一个问的人也没有。胡耀邦跟秘书李汉平说,退下来,我想找一个靠近农村的中小城市,住到那里去,不再干预中央的工作。他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立下一条规矩,不准称官衔,见面一律称同志。大家称他耀邦同志。胡启立说:“和很多同志一样,我从一认识他就称他耀邦同志,直到他到中央工作,后来当了总书记,我还是称他耀邦同志,一直这么叫了几十年。这个称呼,我们是饱含着信任、亲切和尊重,而他也很乐意同志们这么称呼他,丝毫没有感到不自在,不舒服。”⑹[/font][font=Times]1979[/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4[/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1[/font][font=宋体]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革命者要向前看》,这是胡耀邦几经修改过的。在刊登以前,报社负责理论宣传的副总编辑王若水同志对此稿仍然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改。胡耀邦不但没有想法,反而写信赞扬说:“这么改,更稳妥了。希望新闻界、理论界更好地发扬这种互相商讨、互相琢磨的风气。”还有一次胡耀邦讲话完了,让记者提意见,记者就真的提了。胡耀邦把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说成是为鱼水关系,胡耀邦听了记者的意见改为朋友关系,后来又改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有时候,听到别人更好的意见,他就说:“我同意这位同志的意见,我的意见收回。”[/font]
 [font=宋体]  耀邦同志中午一般在食堂吃饭,从不吃小灶,跟其他同志一道排队买饭,在队里边等边和大家聊天。一次胡耀邦找机关一个年轻的干部谈话,年轻人已经睡下了,他就坐在床边,和被窝里的年轻人谈了两个多小时。[/font]
 [font=宋体]  胡耀邦亲属很多,没有一个人沾了光,有困难都是胡耀邦个人给钱帮忙,更没有帮助安排工作的。有的亲属被地方干部安排一个工人的工作,也被胡耀邦辞退。[/font]
 [font=宋体]  他坐在炕头上与农民谈心,他坐着面包车考察了大部分县市,特别是贫困山区,他与蒙冤的人说心里话,他没有一点点官架子。胡耀邦在考察地方的时候,在县委书记办公室住过,随行的住木板床;在吵吵嚷嚷的大街上吃路边小摊卖的贵州米线,三毛钱一碗。老百姓发觉了,原来是胡耀邦总书记,于是一边是群众的热烈鼓掌,一边是耀邦的一个鞠躬礼。⑺胡耀邦以平等的姿态出现在干部队伍中,出现在群众中,他是真正的实践平等原则的党和国家领导人。[/font]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科学精神[/font][/b]
 [font=宋体]  胡耀邦最早总结了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这一观点后来受到全党的重视。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反对愚昧、反对盲从是胡耀邦的一贯思想。胡耀邦在文化大革命没有结束的时候就提出解决知识分子的“五子登科”,从妻子、孩子、房子、篮子、炉子等问题入手,解决知识分子的实际困难。一直到胡耀邦辞去总书记,他总是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几乎是年年讲、月月讲。胡耀邦了解科学技术的作用,了解知识分子的作用,知道强国就必须全力依靠他们。胡耀邦和各种各样轻视知识分子的做法进行批评,维护知识分子的正当权利。胡耀邦让黎白写《湘潭黎氏》,给这一书香门第的子弟们,在学术界、科学界、艺术界、音乐界和教育界都大有成就、很有代表性的大知识分子们树碑立传。[/font][font=Times]1979[/font][font=宋体]年春,胡耀邦力排众议,毫不含糊地提出批评“耳朵认字”的伪科学。[/font][font=Times]4[/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Times]24[/font][font=宋体]日他在给朱穆之等的批示中写道:“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声中,居然出现这样荒谬绝伦的笑话。我由此推想各条战线上必然存在的能同这种笑话相媲美的事情。”⑻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不通装通。[/font][font=Times]1989[/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1[/font][font=宋体]月,胡耀邦在湖南长沙九所宾馆约请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策甫时说:“中国的出路是‘民主’和‘科学’,我们为之奋斗了近[/font][font=Times]70[/font][font=宋体]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还需要继续努力。”⑼这是胡耀邦留给我们的箴言。[/font]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开放精神[/font][/b]
 [font=宋体]  人类社会进入[/font][font=Times]17[/font][font=宋体]世纪,全球经济开始紧密联系起来,[/font][font=Times]21[/font][font=宋体]世纪,经济已经全球化。任何一个国家,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与世界各个国家加强合作,包括经济合作、政治合作、文化交流。胡耀邦在一个刚刚打破封闭环境的时候出任党的总书记,对中国加入全球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胡耀邦不但主张经济开放,而且主张政治开放,主张文化交流。他是具有全球眼光的领导人。在胡耀邦领导下,中国的代表团一个接着一个,出访苏、东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又出访欧洲其他国家,接着出访美国、日本、澳洲,学习他们的现代化。在文化上力主进行国际交流。在[/font][font=Times]1980[/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Times]7[/font][font=宋体]月胡耀邦曾经批示:“我赞成翻译一些现代社会主义各流派的一些著作,以及资产阶级关于社会学的一些名著。现在我们这方面的知识贫乏的惊人。”⑽陈琴、廖非说:当年那股由胡耀邦领头兴起的‘西服热’,不仅冲击了国人传统的封闭观念,更值得重视的是显示出的大国国民的气度,以及中国领导人在与国际社会的交往上,所展现出的空前的对外界保持谦逊和开放的胸怀。⑾[/font]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解放思想精神[/font][/b]
 [font=宋体]  解放思想不仅仅是哲学命题,而是一个尖锐的政治命题。有人把胡耀邦办的《理论动态》与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相比,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阵地。[/font][font=Times]1978[/font][font=宋体]年的解放思想就是从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具有极大的政治风险。胡耀邦逆风而上,顶住各种各样的压力,把真理标准大讨论进行下去,使全党、知识分子、全国人民从精神束缚中走出,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紧接着,胡耀邦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思想启蒙,主张学习人类所有的精神文明。总结起来看:胡耀邦主张从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社会主义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几千年传统糟粕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闭关锁国的观念和政策中解放出来,从一些过时的革命传统中解放出来,从一些旧的生活方式解放出来等等。胡耀邦身体力行、说到做到,令人耳目一新、神清气爽,好像在污浊的小屋子突然来到大自然之中。个人崇拜是制度的反映,最后解决个人崇拜,必须从制度上想办法,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胡耀邦在[/font][font=Times]80[/font][font=宋体]年代中期,对政治体制的思考达到了一个高度,这是胡耀邦思想解放的本质。[/font]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忧国忧民的精神[/font][/b]
 [font=宋体]  胡耀邦在文化大革命其间被打倒的时候,看日本的崛起,谈中国的道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提出了“隆中三策”,思考天下大事。他关怀知识青年的就业,关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忧心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的贫困,忧心中国的生态危机。他特别是忧心极左思潮的卷土重来,忧心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滋生特权思想,忧心公款招待的大吃大喝,忧心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忧心腐败对于党风的败坏。在凄然下台之后,依然不忘国家的发展、改革的大业,还孜孜以求,上下求索,虽九死而未悔。[/font][font=Times]1987[/font][font=宋体]年之后,他赋闲在家,他有机会来吟诵唐诗宋词,并且把练字与读诗词结合起来,抄写了很多首杜甫的诗和辛弃疾的词,赞扬杜诗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吟诵之余,他也情不自禁地写诗填词。“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如胡耀邦自己在病中写的诗:“死神面前犹奋笔”,不敢消沉。[/font]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威武不能屈的精神[/font][/b]
 [font=宋体]  胡耀邦大智大勇,不屈不挠。不为权贵而折腰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歌颂的精神。胡耀邦在文革初期,江青曾经拉拢他,说他是病号,不让他对团中央工作负责,给他台阶下、解套。对此胡耀邦不领情,宁愿去挨批挨斗,挨打受辱,也不把责任推给别人。[/font][font=Times]1972[/font][font=宋体]年的秋天,耀邦同志在河南潢川县黄湖干校劳动,很多人检查了,过关了,他拒不检查,不但不承认自己是“三反分子”,也不承认自己是“走资派”。文革中康生也拉拢他,文革后纪登奎又给他台阶,胡耀邦依然不为所动。只要他再做一次检查,就有重新“出山”的机会,胡耀邦却倔强地表示:“该检查的我都检查了,没有什么可说了。”还对家人说:“我才不会无限上纲,自己把自己骂个狗血淋头,换个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央委员当当呢。”宁可靠边站,也不巴结权贵们。古人就鄙视“摧眉折腰事权贵”,而集权体制依然使一些人丢掉人格。文化大革命中,吹吹拍拍,溜须拍马,低三下四的坏风气开始横行。统治者喜欢的就是奴才。胡耀邦这种正气凛然,岿然不动政治品格,保留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气概,值得后人景仰。刘崇文回忆:耀邦同志一直主张写张治中的戏。他说,张治中在蒋介石两次反共时都曾上书表示反对。解放后他也从不骂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是他千方百计保护毛主席的。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他表示不理解。胡耀邦写了首诗,去请教钱钟书。钱说:“既不帮忙,也不帮闲。”耀邦知道后,不仅没有气恼,相反对钱的为人表示欣赏。⑿[/font]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献身精神[/font][/b]
 [font=宋体]  胡耀邦在任何时候都是勇担风险,敢于献身,为了革命敢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战争时期如此,建设时期也如此。战争时期,每当战斗打响了,他非要冲上去,警卫员按都按不住,他不听警卫员的,警卫员怕了,不敢当警卫工作了。在解放太原的时候,在不把握对方态度的时候要去谈判,差一点深入虎穴,被敌人所害。在陕西省任书记的时候,对陕西省在四清工作中的极左非常不满,开始了大规模的纠左,当时西北局的领导刘澜涛往死里整他,他还是讲真话;为了平反冤假错案,他真的做到了不怕下油锅,不怕下地狱,提出了三不管的口号。作为政治家不圆滑,这不是缺点,在中国这恰恰是难能可贵的。他冲锋在前,不留后路,不左顾右盼,不瞻前顾后,而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font]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学习精神[/font][/b]
 [font=宋体]  胡耀邦是党内最爱学习的领导人之一。他曾经号召高级干部读三个五百万:读五百万字的文学著作,五百万字的管理学著作,五百万字的自然科学著作。他自己已经做到了,所以敢于提出这样的要求。胡耀邦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二十五史》。他的秘书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他至少通读过两遍,《列宁全集》至少通读过一遍,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篇章反复读过多次。《毛泽东选集》四卷本也反复读。胡耀邦作了大量眉批,写了几十本读书笔记。他出口成章,过目成诵,无论古典诗词,还是名言佳句,往往信手拈来。他讲话语言生动、观点鲜明、博古通今,文情并茂,总能给人以深刻启迪和巨大鼓舞。这些都是得益于他的勤奋。[/font]
 [font=宋体]  胡耀邦精神除了以上内容之外,还有顾全大局、无私、简朴、自省、忠贞的优秀品质等等,此文不一一例举。[/font]
 [font=Times] [/font]
 [b][font=宋体]  三、胡耀邦精神的时代性[/font][/b]
 [font=Times] [/font]
 [font=宋体]  胡耀邦精神是时代的产物,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进步精神的杰出代表之一。胡耀邦精神包括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与邓小平理论有重合点,与邓小平精神也有重合点。有人论述了邓小平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的精神,勇敢开拓的勇气,实事求是的作风,坚忍不拔的品格,构成了邓小平精神的核心内容。”⒀还有人认为:“邓小平的精神内涵十分深刻广泛,涉及国家社会个人的方方面面,要全面总结邓小平的精神并不容易。但是,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所感受到的他的精神风貌,却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总地来说,邓小平精神,就是改革开放精神,就是和平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就是大团结的精神,就是干实事的精神。邓小平的精神以及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所形成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风貌一个最鲜明的组成部分,开拓、发展、提高、和平、稳定,已经深入民族的血液,成为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强国,建设两个文明,和平崛起,走向世界的精神支柱。”⒁[/font]
 [font=宋体]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精神与胡耀邦精神有许多共同之处,诸如改革精神、开放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坚忍不拔精神和勇于开拓精神等等。[/font]
 [font=宋体]  这个时代需要一种精神,需要勇于改革的、需要解放思想的,需要民主科学的,需要爱护知识分子,需要对外开放的,需要民主、平等、自由,需要有一个具有这些精神的代表人物。历史需要这样的人物,社会就会提供中国人民这样一个人物。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人民的奋斗,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精神。在文化大革命中,牺牲了许许多多思想解放的先驱,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为此付出了生命、坐牢的代价,换来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华阳出谷、东风浩荡。这个代表人物就是邓小平与胡耀邦。这是中国人民的幸事,是中国共产党的幸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政治的清明,为了中国的民主化,总之为了中国的现代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邓小平精神、胡耀邦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font]
 [font=Times] [/font]
 [font=黑体]  注释:[/font]
 [font=楷体_GB2312]  ⑴张岱年:《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font]
 [font=楷体_GB2312]  ⑵《梁漱溟文选》上,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32页。[/font]
 [font=楷体_GB2312]  ⑶高瑜:《华国锋的下台和胡耀邦的上台--结束旧时代和开创新时代的两位中共领袖》,2008年9月25日《胡耀邦史料信息网》。[/font]
 [font=楷体_GB2312]  ⑷王仲方:《胡耀邦两次与我谈毛泽东邓小平》,《炎黄春秋》,2005年第8期。[/font]
 [font=楷体_GB2312]  ⑸刘崇文:《耀邦和我谈下台前后》,《炎黄春秋》,2010年第3期。[/font]
 [font=楷体_GB2312]  ⑹⑺胡启立:《我心中的耀邦》,2005年12月7日,《中国青年报》。[/font]
 [font=楷体_GB2312]  ⑻邓伟志《胡耀邦如何批评伪科学》摘自《胡耀邦史料信息网》。[/font]
 [font=楷体_GB2312]  ⑼《尊重科学,从人出发,回归正常》摘自《胡耀邦史料信息网》。[/font]
 [font=楷体_GB2312]  ⑽曾彦修,《耀邦的一条批示》,《炎黄春秋》,2005年第11期。[/font]
 [font=楷体_GB2312]  ⑾《活在人心便永生---胡耀邦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改革杂志》,2005年第11期。[/font]
 [font=楷体_GB2312]  ⑿刘崇文:《耀邦和我谈下台前后》,《炎黄春秋》,2010年第3期。[/font]
 [font=楷体_GB2312]  ⒀许松林:《邓小平精神》,《信息导刊》,2004年第32期。[/font]
 [/size][font=楷体_GB2312][size=4]  ⒁《什么是邓小平精神?》,《百度·知道·历史话题》。[/size][/font]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回复内容: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