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留学生改写了中国近代史
2010-08-30 上传人:新老年
[size=4] 核心提示:中国古代的留学生和来华的外国留学生都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过杰出的贡献。[/size]
[b][size=4][img]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8/84/846261F1FE0C642F11870C0E6D633B82.jpg[/img][/size][/b]
[font=楷体_GB2312][size=4]钱文忠,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80年代中期,[/size][url=http://edu.163.com/special/00293HDB/liuxue.html][size=4][color=#1e50a2]留学[/color][/size][/url][size=4]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师从著名印度学家A. Wezler教授、著名佛教学家L. Schmithausen 教授、著名伊朗学家R.E. 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学,副修藏学和伊朗学。[/size][/font]
[size=4] 留学生这个字眼并不是汉语,而是日本人的创造,远在一千多年前,日本全方位地学习中国的隋唐,特别是盛唐中国的先进文化,遣唐使、遣隋使纷至沓来。中国古代的留学生和来华的外国留学生都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过杰出的贡献。[/size]
[size=4]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论留学岁月和中国机会,我们还特别应该回顾老一辈中国留学生的生命轨迹,看一看他们的留学岁月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机会,会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机会。[/size]
[b][size=4]留学第一课:“须幼年学习中文”[/size]
[/b][size=4] 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奠基者是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他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一流大学的中国人。接受了美国良好教育的留学生容闳满怀着[/size][url=http://edu.163.com/][size=4][color=#1e50a2]教育[/color][/size][/url][size=4]救国的理想在1854年11月13日,也就是他获得学士学位的当年,就启程赶往当时苦难深重的中国。他的梦想是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但是当时的政府腐败不堪,容闳的努力并没有得到什么响应。在他回国十几年之后,在1868年,他通过丁日昌上奏,向清政府提出了4项建议,在一百多年前,大家听听他其中有两点是不是对我们今天中国的留学有特别的参考价值。[/size]
[size=4] 第一点,留学期限定为15年,学生年龄需以12岁至14岁为度。换句话说,一百多年以后中国的留学还远远没有达到中国最早的留学的先驱的要求,要有一种长期留学的准备,要有一种从小留学的准备。[/size]
[size=4] 第二点,派出时必须以汉文教习通往,须幼年学习中文。我们现在有多少留学生[/size][url=http://edu.163.com/special/00293HDB/chuguo.html][size=4][color=#1e50a2]出国[/color][/size][/url][size=4]以后还记得自己的母语,还记得自己中文阅读以及写作、欣赏的水平。[/size]
[b][size=4]留学生印象:美国人写来表扬信[/size]
[/b][size=4] 这个奏折在两年之后的1870年,由于当时的两位重臣曾国藩和李鸿章联合上奏,中国的留学计划得到批准。可是当时中国没有新东方,当时容闳没有招满第一届留学生,经过天大的努力,总算招到120名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到达美国,时间是1875年10月14日,他们之中最大的是16岁,最小的10岁,来自于广东的84人,其中来自容闳家乡广东象山县,也就是今年中山占了40人,所以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当中三分之一是广东中山人,江苏21人,浙江8人,安徽4人,福建2人,山东1人。整个北部中国只有一个人在第一批留学名单里。[/size]
[size=4]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很快就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学业大进,美国人当时联名写信给总理。正当第一批中国留学生的学业处在最关键的时刻,朝廷听信了谗言,将他们招回国内。因此,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绝大部分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业,没有能够毕业。[/size]
[b][size=4]留学生影响:近代史上的人物坐标[/size]
[/b][size=4] 这些学生回国后面临的是未开的民风,当时中国民风还不开,遭受的是假洋鬼子的讥讽,绝大部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生活艰辛困难,每个月只有4两银子。但是,中国第一批留学生面对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迫,为自己的民族做出了令我们后代至今感佩不已的巨大贡献。辛亥革命后,他们成了中国政界、军界、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就在这一百多个人物里面诞生了外务部上书,诞生了临时大总统,诞生了内阁总理,诞生了驻美公使;就在这120个人里边,有清华大学的创办者和第一任校长;有北洋学堂,就是今天天津大学的创办人;有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将领,其中有8位在中法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当中壮烈殉国;就在这120个人里边,有中国最早第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举国皆知的詹天佑就是最杰出的代表。[/size]
[size=4] 一百多年以后今天的中国,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大国、强国之林,但是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清醒地牢记,民族复兴的道路依然漫长,我们不能沉醉在哪怕是巨大成就当中,我们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为自己的传统文化自信心的重新复苏感到骄傲,但是我们依然必须面对方方面面的巨大挑战,我们依然必须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所以,新的时代实际上在呼唤着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而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假如能够不辱他们的使命,也必定会在新的时代留下属于他们的不可磨灭的印记[/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