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通胀
2010-05-13 上传人:新老年
[size=4]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柴桑 [/size]
[size=4] 按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只上涨了2.8%,距离3%的控制目标还有一点距离。根据历史经验,大家有理由相信,统计局说CPI全年能控制在3%左右是不成问题的。[/size]
[size=4] 只不过很多财经分析人士反倒认为,加息和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可能随时降临,因为中国的通胀已经到来。这种看法与官方说法是不一致的,正确的官方表述应该是“管理好通胀预期”。放眼国际,3%的CPI增长实在算不上通胀,为什么那么多市场人士都认为进一步的货币紧缩政策即将到来呢?[/size]
[size=4] 答案不言而喻。尽管统计局认为CPI只增长了2.8%,但央行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却告诉我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22.5%。非专业人士可能不太明白这个增速的意义,简单描述一下是这样的,自2001年以来,中国M2增速超过20%的年份只有2009年,而且,M2连续五个季度增速超20%的现象也是新世纪以来的纪录。承不承认这是不是通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在经济没有过热的形势下,M2增速却比各部门一哄而上搞宏观调控的2003年还要高很多?[/size]
[size=4] 关于什么是通胀学界还有争议。不过在有些经济学家看来,货币超量供应就是通胀,物价并非衡量通胀的唯一指标。鉴于国家统计局一贯的表现,单纯以CPI来判断通胀与否实在是不靠谱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2009年就有大量的分析人士担忧中国通胀的原因所在。[/size]
[size=4] 在经济低迷时期,无限制的注入资金来维持增长很多时候是饮鸩止渴的行为。央行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随着经济企稳,货币乘数正在扩大。这意味着市场派生货币的能力在不断增强,M2上行的压力继续增加,去年多释放出来的货币需要用更大的力度进行回收。[/size]
[size=4] 有些人据此认为,可预期的紧缩政策即将到来,只是时间和力度的差别而已。市场目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利率和汇率问题上。在笔者看来,在这两方面进行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当然很大,但就实际效果而言,这两项政策动不动未必影响大局。在当下的中国,没有什么比行政调控更为直接有效的了,而且行政调控早已开始了。某些商业银行已经抱怨,去年底还在表扬业务增长快、新设网点多的金融机构,怎么一夜之间这些金融机构就突然变成反面典型了?[/size]
[size=4] 肯定行政调控的效用并不是赞成使用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一贯是“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又放”。贷款额度控制这种非市场经济的行政手段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曾经消失过很多年,但近两年又重出江湖并有持之以恒的意思,究竟应该怎样评价这种调控手段回炉呢?只能说仁者见仁了。[/size]
[size=4] 紧缩政策将会怎样表现出来不得而知。相机决策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贯特征,比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隐蔽的多。成品油价格调整好歹大体上还有个规律,不放心的话要么改签机票,实在不行还可以选择退票。而宏观经济政策则表现出禅宗的一面,经常让人措手不及,对它进行合理预期基本上是一种奢望。[/size]
[size=4] 有一点倒是值得观察,去年开始的4万亿投资总还得继续下去,这些项目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支持的,总不能半路撂挑子。4万亿项目的资金需求和回收流动性之间的矛盾相当有趣。[/size]
[size=4] 这样看起来2010年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挺难的。市场上过剩的货币总要流动到某一领域。去年火爆的股市楼市是资金的主要选择,最近飙升的农产品价格也有流动性过剩的影子。当然,将农产品价格,例如青菜、大蒜价格大幅上涨单纯归咎于流动性也是片面的。由于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产品特别是农副产品供应的确出现了一部分缺口,资金只不过借势炒作而已。[/size]
[size=4] 农产品市场本不是一个好的行业,也没有多大的炒作空间,资金进入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中国的很多行业都存在着壁垒,非国有资本很难进入。这些未开放的行业原本可以用来吸收过多的流动性(例如金融、能源等),促进经济发展。只不过在当下,过剩资金不得不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一个战场,留下的也只能是一堆投机炒作的骂名。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