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
2009-05-26 上传人:新老年
[size=4]作者:周箭洋 [font=Times] [/font] [font=Times] [/font]
我们的老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学生,有的学生很灵,不用老师说,就能做得很好,但有些学生就需要老师动一番脑筋,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一、门槛效应的魅力
门槛效应指事先给人一个比较低的要求,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这时由于已经完成了前面的工作,尽管后面的工作也不愿意做,但不得不去做。
我班有一位男同学,学习成绩很好,肯问,但纪律观念淡薄,经常说话,迟到,虽然我采取了多钟方法,但收效甚微,了解了以前的老师(高一和初中的老师),大家都反映了他原来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与家长交流,家长也早发现了他问题,但也无计可施。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还发现该生对老师的话,不放在心里,有时还会与老师对着干。为此,我想既不能向以前的老师那样不问,这样既影响班级的发展,也影响他自己的发展;但我也不能采取对着干的方法。所以我采取了门槛效应的方法,先在班级不断宣传该生学习能力强,有前途,但行为的习惯会对他以后有影响,公开说一定要帮他把不好的习惯改变,并说:“我不相信不成功”。同时在班级对他提出一些比较低的要求,如要求他每周迟到次数要少,不能超过三次,对他这样的学生来讲,允许迟到是他没有想到的,如果迟到多了,他自己也[font=Times] [/font]不好意思,当然做得比较好,当他做好后就在班级表扬他有毅力,过一段时间进一步要求他减少迟到的次数,当然他也会做得比较好,这样逐步进行,他后来一段时间就没有迟到。
二、赏识教育的魅力
赏识教育,其实就是教师不断给学生暗示,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由于他经常受到这种暗示,学生就会对自己逐步有了信心。我带的虽然是比较好的班级,但有许多的学生成绩并不好,而且对自己没有信心,特别是他们对理科学习没有信心。对这样的学生,赏识教育的魅力就出来了。
如班级有一位女同学,成绩较差,特别是数学成绩很不好,学生告诉我她本来就不好,对数学没有感觉。对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说没有这回事,会抓住多钟机会夸她好,对她的表现给于肯定。在学期结束写评语时,我请她来看我给她的评语:“你是一个上进、善良、可爱的小姑娘!你关心集体,对集体的事就象自己的事;你对同学总是那么关心,深受同学的好评;你安静、守记,从不让老师担心你的表现;在劳动中,你肯吃苦、做事细心的表现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在学习上,你认真、虚心好学,作业整洁漂亮;老师都认为你聪明、敏捷、好学,学习的潜力很大。如果你对自己的自信再强一些,做事的毅力再坚强一些,你一定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一定会在学习上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我相信:我们的[font=Times]AA[/font]一定是好样的!”。她看完后,高兴的问:“老师,你是不是把我说得太好了?”,我问她:“老师说假话了吗?你自己不是这样的吗?”,通过不断的赏识,潜移默化之中,她就不断提高自己的要求,而当她完成了要求之后,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自己的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的话效果,提高了她的自信。期末考试她数学考了[font=Times]139[/font]分,对她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对她今后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好处。 三、自己人效应的威力
所谓自己人效应,指一件事要是自己熟悉的人,特别是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人布置的即使有难度,也会想方设法完成,而不是自己人布置的就不好说了。问每次带班都会努力想方设法让学生感觉到是自己人,努力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所以每一届学生和问的关系都比较好,这样我布置的事情往往比较好做。
我在学校要经常处理一些比较差的学生违纪事情,不少老师感觉比较难,而且这些学生比较难教育。特别是有一次中途接了一个班,班风不好,正气不足,找学生了解,说:“死透了”,我接班后,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了种种情况,如他们面临的毕业问题、高考问题、以后的发展问题,并让他们自己分析,如果是他们自己招人,要不要这样不守纪、不上进的学生。对他们的违纪问题进行分析,由于把他们当作自己人,学生易于接受,这个班级转化很快,接班后学校量化扣分为[font=Times]0[/font]分,在高考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四、避免“霍布森选择效应”
英国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有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就会极大地限制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霍布森选择效应”给我的教育启示是:应追求真正灵活的教学管理,要避免处理问题的方式单一化。
我们在教育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对这些突发的事情的处理往往关系到班级的发展,关系到教师的威信。我们处理突发事情的出发点是要阻止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这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处理问题不要局限于单一的形式,更不要急于在火暴气氛下去解决问题。如果急于当堂解决,有可能因处理不当造成僵局,造成师生冲突、师生关系恶化,教师的威信受到影响,更有可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厌烦和憎恶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向健康方向发展。教师要相信学生有一定的是非观,有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信息传送到学生的大脑里,学生一般会朝着教师期许的方向发展的,问题的解决就轻而易举了。俗话说得好:“心平气和才能言。”要搞清楚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选择最合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要维护学生的自尊,给学生台阶下,给学生选择的余地,把解决问题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如有一次,一个学生打坏了学校的玻璃门,有关的领导、工作人员很生气,认为是该生故意打破的,不仅要赔,还要加以处理。到我这里后,我没有因为影响年级、班级的发展而生气,而是先问他有没有伤到哪里?同时先让人把门修好,然后了解情况,请该生说明情况。通过了解,原来该生因为生病,在宿舍休息。到考试时间时下楼,发现大门被锁,出不去,找管理员找不到,就想把门锁弄开,但没有想到把玻璃门弄坏了。知道了这样的情况,当然处理起来就好多了。
五、相信的魔力
我们知道: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当然,这句话应该像春雨般适时,像春风般温暖,它有力量使沉寂的生命复苏青春,使干涸的心田焕发活力。 [font=Times][/font]美国有一个学校的一个班级,[font=Times]26[/font]个所有的人都有过不光彩的历史,有人吸毒,有人进过少年管教所,有一个女孩子甚至在一年之内堕过三次胎。家长拿他们没有办法,老师和学校也几乎放弃了他们。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菲拉的女教师接了这个班。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菲拉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整顿纪律,先给孩子们一个下马威,而是出了一道选择题: 有三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
[font=Times] A[/font]、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
[font=Times] B[/font]、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而且曾经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
[font=Times] C[/font]、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偶尔喝点酒,但大都只是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font=Times][/font]菲拉要求大家从中选出一位在后来能够造福人类的人。无庸置疑,孩子们都选择了[font=Times]C[/font]。然而菲拉的答案却令人大吃一惊:“孩子们,我知道你们一定都认为只有最后一个才是最能造福人类的人,然而你们错了。这三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们是二战时期的著名人物:[font=Times]A[/font]是富兰克林·罗斯福,身残志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font=Times]B[/font]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font=Times]C[/font]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恶魔。”孩子们都呆呆地瞅着菲拉,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们,”菲拉接着说,“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过去的荣誉和耻辱都只能代表过去,真正能代表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的现在和将来的所作所为。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吧,从现在开始,努力做自己一生中做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人才……”正是菲拉的这番话,改变了[font=Times]26[/font]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如今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其中的许多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骄人的成绩,有的做了心理医生,有的做的法官,有的做了飞机驾驶员。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那个个子最矮的也最爱捣乱的学生罗伯特·哈里森,今天已经成为华尔街上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
[font=Times][/font] 因此,我们的老师要知道,我们的学生,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要走的路还很远,他们在学校的发展,远远不能决定他们以后的发展。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发展,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这也是我工作中的一个准则,我会和学生讲:“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每一个都是好样的”,“做不一定成功,但不做肯定不成功”,“花有存在的道理,小草也有存在的道理”。处理学生的事情我是对事不对人,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许多原来我们看不中的学生后来发展很好。我在见到我以前的学生时,最不愿意听到的话就是学生启发我回忆起他:“他就是原来怎么调皮的,怎么样差的”,每一次,我都会一再向学生道歉,因为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伤害了他们。
[font=Times] [/font] [font=Times] [/font] [font=Times] [/font] 参考文章: 张万祥老师的《德育小故事》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