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论坛 > 两岸正文          
         

台湾“独”不了...1

2009-07-07     上传人:新老年

[size=4]         [b][font=宋体][size=16pt]李逸舟[/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t][/size][/font]        [/size] [align=center][size=4][font=宋体][size=12pt]2009[/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07月01日[/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18:17  [/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来源:[url=http://tw.people.com.cn/GB/index.html][color=black]人民网-[/color][color=black]台湾频道[/color][/url][/size][/font][/size][/align][size=4]          [font=宋体][size=12pt]人民网7月1日电据中评社报道,长期致力于台海和平发展战略建构、致力于国家和平统一理论开拓建设的台湾问题专家李逸舟,在新出刊的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发表专文,题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台独”问题》。文章从宏观战略格局、历史成因与岛内政治因素、国际环境、两岸互动等各个层面,对“台独”作了深入透彻分析,呼吁人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胡六点”精神,满怀信心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b]全文内容如下:[/b]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阶段,但“台独”的阴影似乎挥之不去。海内外特别是大陆不少人担忧:和平发展会不会导致和平独立?协商解决台湾国际活动空间问题,会不会造成“两个中国”?未来民进党如果上台,和平发展的成果会不会变成“台独”的现成基础?如同“木桶理论”中那块著名的“短板”一样,“台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度与广度的重要因素,提示我们必须就此剖根究里,求真务实,彻底厘清。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b]一、宏观战略格局中不存在“台独”得逞的现实可能[/b]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    “统独”斗争,说到底是一个实力的较量。有形的实力对比其实无须赘言,特别是在国际上开始以“G2 ”的高度议论中国的情形下。地域、人口、资源、相对地理位置、综合经济规模、科技与国防力量、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等等,一目了然;奥运的成功举办、“神八”的举世瞩目、航母的内外热议等等,进一步显现出未来发展的趋向。其实,更为强大、更为深沉的力量来自于13亿人民的坚强意志。邓小平当年有言,统一首先是一个情感问题,是一个民族的感情问题。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统一理想与维护统一的历史传统、近代史上曾经遭遇割地赔款的屈辱记忆,决定了中国人民及其领导者决不允许台湾再次从中国版图分割出去的誓死信念。这是二十多年来“台独”势力始终未能把事态真正推向终局摊牌、始终未能真正跨越“统独”红线的最终决定因素。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    外部环境也足够明朗,大局稳固。恰恰是在“台独”活动最为猖獗的时候,美国对台政策越来越由“不支持台独”明确为“反对台独”;“台独”势力持续在国际上左冲右突,但不仅未能撼动世界上“一个中国”的基本格局,反而促使绝大多数国家更明确地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在国内专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社会,在台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国际上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日益展现出负责任的建设性大国作用,进一步赢得世界各国对我国统一事业的理解与支持。      长期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大陆自身的稳定、发展与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是决定两岸关系基本格局与发展方向、决定未来两岸统一的基础与保障。“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邓小平早已得出的结论。在笔者看来,“台独”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有其可能,那就是我们自己不争气、陷入某种大的持久的危机而自顾不暇;但中国正处于整个历史循环中全面复兴的上升阶段,生命力与凝聚力空前强盛,对台湾的吸引力与涵盖力日益扩大。在国际上,我们坚决反对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实践同样已经证明,“与台湾关系法”虽然妨碍了我们按照“一国两制”的最初构想直接达成统一,但并不能阻挡两岸人民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逐步走向统一的坚实步伐。唯物辩证法昭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只有从台湾内部逐步消除借助外力与大陆对抗的内在动因,才能最终彻底排除来自外部世界的各色干扰。假以时日,当台湾民众逐步接受统一以至主动要求统一的时候,别国其实也就再干涉不了什么。[/size][/font]
   [b][font=宋体][size=12pt]二、台湾“独”不了,“台独”分子其实心知肚明[/size][/font][/b][font=宋体][size=12pt]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    既然要“台独”,从事“台独”的人们特别是其中那些在岛内现实政治中居[/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有一定地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不就其条件与现实可能进行潜心[/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的、深入的、长期的体察与思考。远不赘述,从台湾解除戒严、实行政党政治、[/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主张“台独”在岛内变得“合法”开始,岛内政治的方方面面在宏观上始终处[/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于两岸因素的规限与制约之中。国家如同大圆,圆周厚实而坚固;“台独”如同[/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大圆之内大小悬殊不成比例的小圆。在一定条件下,小圆会狠劲地折腾、左冲右[/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突,但只要撞到大圆就会弹回,始终不能逃逸出去。设身处地而论,处于台湾一[/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岛之上的“台独”人士,面对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13亿誓死捍卫统一[/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的人民及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壮大,他们对“台独”不可能性的认知与感受其[/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实比我们生活在大陆的许多人要深切得多。早年国际上“共产主义终将灭[/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亡”论调盛行之际,“台独”势力或许真的幻想等待时机以求一逞,但随着中[/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国的稳固发展,这种梦幻应已逐步破灭。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当属 2005年2月24日的“扁宋会”结束后,陈水[/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扁在记者会上神情激动连声高喊“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在那次“扁宋会”达[/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成的十点共识中,陈水扁承诺在两岸关系上回归“中华民国宪法”、保证“宪[/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改”不涉及“领土”和台海现状的改变、加强两岸交流并逐步推动全面“三通”[/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明确表现出以放弃“台独”换取大陆与其打交道的意向。十天后的3月4日,胡[/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分组会议讨论时,发表了被广泛赞誉为中共“对台新[/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战略”标志性文件的“四点意见”,其中指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确立了一个中[/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国的大前提,我们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意见和建议都愿意作出正面回应,也愿意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往的新途径”。在此大形势推动下,国*民党毅然抛却以往怕被扣“红帽子”的[/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担忧,迅即由高层人士来大陆接触,促成党主席连战4月28日的大陆之行,实[/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现了国共领导人会谈,从此打开两岸关系一个崭新的时代。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     最超出大陆群众想象的例子,是曾被视为头号“台独”分子的李登辉于2006[/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年公开表示:“台独”是个“假议题”,并说他从未主张过“台独”。此前,[/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还在 2003年4月5日,李登辉为一批独派人士讲课中大谈“正名制宪”等[/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急独”内容后,有人私下问他对大陆太刺激会不会引来危险。李称:“中[/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国要统一还早,台湾要先站得住,不能被欺负了”。李登辉多年来曾无数次地[/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讲过“统”,后来曾无数次地显示过“独”,唯这句被绝大多数人所忽略[/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了的话最显特殊。与此相应的是,著名蓝营人士、名作家李敖在凤凰卫视的节目[/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中也曾明确指称“台独”是骗人的“伪议题”,并戏称国*民*党“太笨,不会[/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骗”。李敖近似狂狷的话语,其实透露出相当的真理。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    其他众多民进党和“独派”人士的相关思想言行不胜枚举。2000年民进党[/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上台后,当时的民进党主席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民进党会提供机会让中共说[/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服台湾人民接受统一”。当该党“立委”提出废除“台独党纲”建议后,[/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一位后来担任党主席的人士明确表示:“民进党已经执政,可以考虑废除台独[/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党纲”。同样是曾经担任过民进党主席的一位人士,在两岸关系上主张“宪[/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法一中”,把高雄和厦门称为“一中两市”;去年他代表民进党同马英九竞选[/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时,有该党支持者质疑他的立场,而一位向来被视为“台独基本教义派”头面[/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人物的人士站出来力挺:“政策是可以调整的,唯有政权不可妥协”,并鼓励[/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他放开手脚去争取更多人支持。追溯到更早。1991年台湾当局召开“国是会议”[/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后,台湾“民主化”的若干重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民进党失去了攻击国min党的[/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着力点,一度试图以强化“台独”诉求来维持对国min党的进攻力度,并于当年通[/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过了“台独党纲”。此举导致民进党在年底的选举中惨遭重挫,“台独”被称为[/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票房毒药”。此后,民进党开始淡化“台独”色彩;90年代中期,早先曾被[/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视为“海外台独”代表人士的许信良两任民进党主席,领导该党展开趋向现[/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实、大胆西进的“路线转型”。这位“先知”后来曾与民进党分手,进一[/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步前进到认为应该接受“一中原则”。事实表明,民进党内固然存在一部分[/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铁杆台独”,但在是否放弃“台独”问题上的分歧更多地来自于对时机的不[/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同判断与把握。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b]三、“台独”在台湾现实政治中的实质功能是挑动省籍矛盾,夺取和保卫政权[/b]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与考察,“台独”在台湾现实政治斗争中的“工具”性[/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台独”运行轨迹与政权争夺之间那种几近于[/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函数与变量的正相关直接连动关系是如此的紧密与清晰,以至于使人联想到经济[/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学甚至自然科学中那种简洁而完美的数理模型。李登辉从“坚持一个中国”到[/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特殊两国论”,一路爬高的运动曲线下始终伴随着岛内政权本土化过程中的[/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激烈碰撞;陈水扁从上台时的“新中间路线”到高唱“一边一国”,从“扁[/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宋会”时斩钉截铁的“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到后来声嘶力竭的“正名制宪”,[/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表面上出尔反尔、矛盾善变,实质上都在“保卫政权”的层次上高度同一。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     对上述现象,北京研究民进党的知名专家徐博东教授早在1998年发表于《中[/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国评论》第三期的文章中就已作出透彻的论述:“民进党是个投机性很强的政[/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党,它的一切政治运作无不以选举为取向,以夺取政权为目标。对于大多数民进[/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党头面人物而言,台独与其说是一种理念、一种信仰,毋宁说只是他们手中的一[/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种工具”。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    “台独”是不可能的,但它在台湾政治斗争中的功能和作用却是巨大的,这[/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就是区隔族群,挑动省籍矛盾,进而在选举和政权争夺中克敌制胜。从历史看,[/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从当年国min党接收台湾时的蛮横腐败与1947年的“ 228事件”,到把整个政[/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权体系从上而下搬到台湾、大陆籍人全面占据军公教和公营事业,省籍对立就成[/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为台湾社会的一种基本矛盾。此后,国min党在“动员戡乱”、“反攻大陆”名[/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义下实行长达38年的戒严体制,庞大的民意机构几十年无限期连任成为“万[/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年国会”,这对台湾本省群众的政治权利无疑是一种历史性的剥夺。同时,当[/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时所谓“反攻大陆”在全世界看来都只是一个天方夜谭,原本生活在台湾的[/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本省民众与其针锋相对、反其道而行,“台独”就成为号召本土、与“外来政[/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权”斗争的基本武器。此后漫长时期中,蒋氏父子先后曾在局部范围内有意识[/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地发掘台籍精英,纳入国min党政权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菲律宾、韩国等[/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国专制政权在席卷东南亚的“民主化浪潮”中先后垮台;蒋经国审时度势、[/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顺应潮流,决然开启台湾“政治民主化”与“政权本土化”的历史进程。李登[/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辉接任后,利用党内“非主流派”的一些抵制与不满,极力宣扬“身为台湾[/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人的悲哀”,塑造本省籍民众“悲情意识”,一步步削弱党政体系中的大陆[/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籍势力,基本实现了政权的本土化。由于对省籍情结的一再操弄和放大,直至[/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2000[/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年民进党虽然已经上台,但在那些族群意识严重的人们眼里,他们取得的[/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只是“半壁江山”,“出头天”的愿望并未彻底实现;并以“ 95%的外省人从来[/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不投票给台湾人”为由,继续以族群为工具操弄“政权保卫战”。此后八年,[/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台湾在民主形式下所进行的,依然是你死我活、有你无我、不共戴天的殊死决斗。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直接挑动族群矛盾毕竟不道德、有违基本的人权人性,[/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而国min党则无论再怎么倾靠“本土”都不可能与自己的天然身份彻底割裂而[/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完全放弃统一,所以“统独”就成为他们有效区隔族群、激化省籍对立的工具。[/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每逢重要选举,就刻意升高“台独”调门,以“一边一国”、“公投”、“制[/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宪”、“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等等激化两岸关系,转而激发岛内民众“受[/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打压”的悲情意识,最终在选举中获利。这期间,陈水扁也曾数度试图以“新[/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中间路线”、“两岸统合”、“你国min党如果能让大陆承认一个中国就是一[/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中各表,我就接受”、“在九二会谈及其所获各项协议基础上”、“做不[/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到就是做不到”等等缓和两岸关系,试图以打开两岸僵局在岛内挖得部分中间[/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选民支持,进而巩固政权;而每次目的未能达成之后,他就回头更紧密地拥[/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抱“台独基本教义派”,巩固“基本盘”。这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印证了[/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台独”的工具特质。[/size][/font][b][font=宋体][size=22pt][/size][/font][/b]
 
[/size]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回复内容: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