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论坛 > 两岸正文          
         

台湾“独”不了...2

2009-07-04     上传人:新老年

[align=center][size=4][b][font=宋体][size=16pt]李逸舟[/size][/font][/b]        [/size][/align] [align=left][size=4][b][font=宋体][size=12pt]四、两岸紧张成为“台独”势力在岛内操弄族群对立的基本前提[/size][/font][/b][font=宋体][size=12pt]  [/size][/font][/size][/align] [align=left][size=4][font=宋体][size=12pt]    20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经过一系列“宪政改革”,民主化的各项主要目标基本实现;经过各种选举和李登辉大量提拔本省籍人士出任党政要职,国*民党政权本土化程度大大深化,本省籍民众中长期积聚的“出头天”思想大大纾解。民进党鉴于“民主牌”逐渐失去效用,曾一度试图以升高“台独”诉求强化与国*民*党斗争的力度,但在1991年底的选举中遭遇重挫。此后,民进党逐步展开淡化“台独”的“路线转型”。就大趋势而言,如果除开两岸因素、单纯从岛内政治斗争因素看,虽然国、民两党在“统独”问题上尚标举不同的口号,但国min党主张的是未来“远程”的终极统一,民进党则认识到“台独”起码在现阶段并不存在实现的可能,这其实说明双方在相当一个时期内的真实诉求是相互重叠的,就是“不统不独”。所以,不论是“统独”斗争还是族群矛盾,本来已经不再具有那么高的对抗性与激烈程度。90年代中期民进党先后两位党主席中,施明德率先与外省籍色彩最鲜明的新党“喝大和解咖啡”,许信良“夜奔敌营”并倡导建立“大联合政府”,在两岸关系上提议“大胆西进”,都是上述趋势的直接体现。  [/size][/font]  [/size][/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12pt][size=4]    但是,在岛内上述趋势发展的同时,海峡两岸尤其是本来都主张两岸统一的国、共两党之间,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分歧与斗争却不断升级。1993年双方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举行了汪辜会谈,为打开两岸政治僵局展露一线曙光;但在同年年底双方都出席的APEC会议上,大陆为消除“两个中国”印象而改变已经惯称的“台湾是中国一部分”提法,重提“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引出台湾当局与会成员专门召开记者会公开宣示“阶段性两个中国”。1995年在大陆强烈交涉后,美国仍允许李登辉以私人名义访美,大陆展开“文攻武卫”予以大规模反制,结果是李登辉高票当选。1997年香港回归后,台湾当局为摆脱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的印象,于1999年抛出“特殊国与国关系”,导致两岸两会商谈全面中止。此后,台湾方面不断重申“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并多次要求恢复商谈;大陆则以“一中各表是对九二共识的严重歪曲”予以拒绝(这也是陈水扁上台后声称所谓“九二没有共识”的原因之一)。此期间,台湾民众对“民进党上台会带来战争危险”的疑惧心理大大减弱,终至2000年民进党一举夺得政权。  上述过程中,李登辉与后来上台的民进党其实都掌握到一条规律,就是两岸紧张有利于他们在岛内调动与补强族群对立,有利于前者削弱党内的“非主流派”,有利于后者打击主张统一的国min党。其中的关键在于,在两岸持续的对抗中,大陆关于一个中国的定义与要求,在部分原本赞同一个中国的台湾民众心目中变成“不近情理”、“无视现实”;大陆打击台湾当局在国际上的活动,变成是对台湾的“打压”、“欺辱”、“没有同胞情谊”;从而形成谁与大陆对抗谁就是英雄、票就投给谁的恶性循环。“台独”势力则食髓知味,有紧张就利用紧张,没有紧张就千方百计制造紧张,不断抛出议题挑逗大陆“跳”起来说“狠”话,塑造悲情哀兵之态。在这过程中,由于国min党坚持的“一个中国”立场并不能有效稳定两岸关系,因而在岛内“统独”争议中逐渐处于不利境地,进而陷入政治上的全面被动;而大陆则不得不持续耗费巨大的政治经济资源去反对和遏止“台独”,长期被动,疲于应付。直至2005年胡主席总书记发表“四点意见”,这种恶性循环才得以打破。其间的经验教训,值得对台研究队伍深切自省。  [b]五、“胡四点”开启两岸关系发展新阶段[/b][/size][/size][/font][/align] [align=left][size=4][font=宋体][size=12pt]    2005年3月4日,胡主席总书记发表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随后,国min党提出由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的要求。4月,大陆在国min党并未改变“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立场的情况下,正式邀请连战来访。两党领导人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除共同宣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促进两岸“三通”、促进终止两岸敌对状态等共识外,专门明列“恢复两岸协商后,讨论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空间的问题,包括优先讨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活动的问题”。这表明,国共两党经过二十多年的互动摸索后,在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上终于达成一致,实现了“对接”,标志着中共关于“两岸同属一中”的政策思想在实践中走向成熟。笔者当时由此断言:“台独”已是强弩之末,两岸关系从此将逐步进入一个良性互动的新阶段。 [/size][/font]     [/size][/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4][size=12pt]    许多对两岸关系了解不多的人士会直观地认为,去年以来两岸关系取得的一系列快速而引人注目的变化,起因于民进党在去年选举中失败下台。其实,真正的变化从“胡四点”已经开始,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两岸关系发展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本着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态度,正确处理了两岸在“一个中国”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分歧,为台湾民众展现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乐观前景,从而也就抽去了“台独”势力长期赖以通过制造两岸紧张获取政治利益的客观基础,扭转了岛内政治运行的格局。近年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出现的种种转折性进展,都属于胡主席“对台新战略”的初步效应。  [/size][/size][/font][/align] [align=left][size=4][font=宋体][size=12pt]    继“四点意见”以后,胡总书记还陆续就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多次发表谈话,构成了中共“对台新战略”的系统内容,并于 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的讲话中总括其成。关于“对台新战略”的意义与内涵,笔者在发表于今年《中国评论》五月号的《胡六点四大思想理论创新及其实践意义》一文中已经作过全面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读,这里不再详述。[/size][/font]    [/size][/align] [align=left][size=4][b][font=宋体][size=12pt]六、落实“胡六点”精神,全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size][/font][/b][font=宋体][size=12pt]  [/size][/font][/size][/align][size=4]     [font=宋体][size=12pt]    “胡六点”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外事务、军事互信等各个方面具体描绘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整体架构与目标,确立起两岸经由长期的经济文化融合逐步实现最终统一的正确道路。  [/size][/font]      [/size] [align=left][size=4][font=宋体][size=12pt]    那么,和平发展会不会导致与我们预期目标相反的结果呢?这里,对任何可能妨害统一目标的潜在因素与祸根,当然都要高度警惕,以策万全。但深究细察,就会知道这种可能更多地是存在于人们形式逻辑的推衍之中,而在两岸关系现实的辩证逻辑层面,则并不蕴含这样的结果。  [/size][/font]    [/size][/align] [align=left][size=4][font=宋体][size=12pt]    首先,“胡六点”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架构设计,基础建立在一个中国之上,以统一为指向。对于未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负面状况,“胡六点”本身内含有相应的防御机制与应对机制。比如“恪守一个中国”,“继续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比如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明确是以“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前提,并着重申明“不受任何外国干涉”;比如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则一定要建立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而最后保证这些基础、前提确实不被动摇的基础和前提,则存在于我们可以预见的国家软硬两方面实力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及我们捍卫国家主权领土不受分割的民族意志之中。 [/size][/font]     [/size][/align] [align=left][size=4][font=宋体][size=12pt]    那么,在台湾这样一个选举社会,政党轮替、民进党重新掌权的可能是客观存在的,那时会怎样?其实,民进党如果能够再次以“台独”为武器重新上台、而且上台后能够继续推行“台独”路线,那只有一种可能,这就是海峡两岸间主张统一的人们之间比如国共两党之间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又重新回到以前那种激烈纠缠、严重对抗的局面。除此之外,民进党唯一的选择只能是逐步调整政策,回归现实道路。如前所述,“台独”在过去一个时期里之所以能够成为严重干扰两岸关系的突出因素,不是由于其能量和影响有多大,而是由于人们混淆了两岸间不同性质的矛盾,把对岸那些主张统一、但在一个中国问题上与我们抱持一定不同看法的人统统归诸于“台独”和“两个中国”,这一方面使岛内主张统一的力量逐步失去“话语主导权”,一方面导致一些本来认同未来统一的民众出于对大陆不满而转向支持高喊“台独”的人士。现在,“胡六点”已经明确指明两岸尚未统一的原因是由于“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从根本上厘清了两岸间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并正面面对不同的统一主张与立场之间的差异。这从总体上抽去了“台独”势力制造两岸对抗从中渔利的现实基础,决定了民进党不可能再依靠“台独”去获得政权,获得政权后也不可能再如以前那样实行“台独”路线。此外,“台独”必定退潮的内在依据,还存在于“台独”的起源之中。1945年台湾“光复”时,台湾民众对祖国充满期待,“全岛鼓乐,数月不绝”。后来一些人选择“台独”,主要是对国min党接收时的种种作为、“ 228事件”、长期专制统治的反抗,并不是台湾人天然地、绝对地非独不可。随着台湾政治转型期的结束,受两岸基本格局规限,加之我政策方针越来越合情合理、越来越照顾到台湾民众的情感与利益,“台独”退潮势所必然。当然,作为一种社会政治过程,“台独”不可能戛然而止,余波荡漾是肯定的,回光返照也是可能的;其中主要的观察点,仍然是岛内围绕政权进行的斗争。  [/size][/font]  [/size][/align] [align=left][size=4][font=宋体][size=12pt]    近来不少论者都提到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是去年以来两岸关系陆续取得重要进展,一方面是台湾民众中的“主体意识”还在继续增长。其中透露出的,同样是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隐忧。这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有台湾当局“陆委会”公布的各项民调数字为据。但这一现象仍然可以置于事物的运动过程进一步加以辨析。大家知道,台湾意识并不等于“台独”意识。在过去二十多年,它在台湾社会特别是某些政治人物和媒体中被逐步衍化引伸出“台湾主体意识”。“台独”势力使用这一概念时,无疑注入了所谓“主权独立”、“一边一国”的内容。那么,除了“台独”作祟之外,“台湾主体意识”为什么在一般台湾民众中也逐步发展出与大陆相区隔、相抗衡的意涵呢?首先,所谓“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而客体的特征是从属性与受支配性。在以前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争执中,大陆长期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两岸是中央对地方关系、台湾在国际上没有资格如何如何等绝对排它性主张,被台湾民众认为是“完全无视现实”;相对应地,他们始终坚持两岸是“平等”关系。表现在政治概念上,就是“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进一步表现在理论和理念层次上,就逐步发展为“两个主体”,因而有所谓“台湾主体意识”之论。其次,当前岛内民意调查中表现出的“台湾主体意识”不降反升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事物变化前的过渡性社会心理反应。其中一是担心两岸关系走得太快;二是观望大陆“两岸同属一中”的理念及其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是否能够切实贯彻,还是仅仅属于一种权宜之计。可见,所谓“台湾主体意识”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如果说以往二十多年部分台湾民众从心理上走过了一个与大陆渐行渐远的过程,那么在胡主席“对台新战略”确立并不断强固以后,两岸人民在思想上、感情上相向而行的一个新的战略进程已然开启,本来深藏于台湾人民血液深处的“中国意识”将不断被激活,并逐步发展成长。  [/size][/font] [/size][/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4][size=12pt]    深切明了以上道理,我们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就会充满信心,多一份笃定,多一份从容。不能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我们与外国间的和平发展相提并论,两岸同为中国人的血脉情感、同文同语、同习同俗的文化基因将发挥它深远的影响。随着两岸经济合作大规模推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两岸将由经济的融合逐步达成经济的一体化,形成经济的统一。随着“三通”后两岸间“一日生活圈”功能逐步发生作用,两岸人员往来及台湾民众在大陆求学、就业、定居、通婚等各种活动成为常态,民间社会联系日益绵密,人民情感持续交融,事实上将逐步实现两岸社会的融合。随着两岸交流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与大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将逐渐为解决两岸政治分歧提供条件,为最终走向两岸政治的统一奠定基础。[/size][/size][/font][/align]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回复内容: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