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评|新文摘 > 论坛 > 两岸正文          
         

中南海决策内幕多

2009-06-25     上传人:新老年

[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摘自《中国新闻网》  董会峰[/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4][/size][/font][font=宋体][size=4][/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一甲子以来,大陆对台政策一脉相承,历经三次重大调整。在中南海决策、两岸交往的过程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

[b]毛泽东:金门炮战是“文打”
[/b]
    上世纪50年代,以万隆会议为标志,毛泽东、周恩来的“和平解放台湾”主张出炉,取代“武力解放台湾”,并渐成“一纲四目”。此为大陆对台政策的第一次重大调整。

    史料表明,1958年的那场炮战是毛泽东主导的。当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拍板”炮打金门。8月23日,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万炮齐发,举世震惊。金门炮战,“一石多鸟”,“打蒋”的同时,意在“击美”,粉碎美国支持“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并声援中东。毛泽东在见外宾时曾说:“金门炮战,这是真打,但是基本上是文打。”[/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多次采访金门炮战指挥员的李立说,金门炮战半打半停,时打时停,“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并持续至1979年元旦,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观。以炮弹为特殊对话语言,两岸领导人用一种默契维护了一中。

[b]邓小平:一个“更”字值千金

[/b]    1979年始,在邓小平主导下,逐渐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此为大陆对台政策的第二次重大调整。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原中共中央台办主任杨斯德披露,《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针对文中的“我们寄希望于1700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有不少台胞提议应把重点放在台湾人民身上。邓小平听后,即建议增加一个“更”,即我们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1700万台湾人民。

    杨感慨:增加一个“更”字,含义大不同,“一字值千金啊!”

[b]江/泽民:三见沈君山三次长谈

[/b]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北京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新春讲话”,提出对台八项主张。此为大陆对台政策的丰富和发展。“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两岸领导人不能“老死不相往来”等感性表述,引发台湾岛内及海外热议。

    而在此前,1990年12月至1992年元月间,江/泽民在中南海、钓鱼台宾馆三次会见新竹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三次进行长谈,其了解台情、听取意见之心,于斯可见。

[b]胡主席:亲送连战出钓鱼台

[/b]    2003年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主席发表了“胡四点”、“胡六点”,形成一套完整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论述。此为大陆对台政策的第三次重大调整。

    2008年4月29日,胡主席在钓鱼台宾馆再次会见连战。夜宴毕,胡陪同连战夫妇在园林漫步,两人走在一行的最前面,边走边谈。据透露,在那次漫步中,胡主席对连战说:“我们做的事(指2005年4月29日两人的历史性会晤)是正确的,当时排除万难达成两岸和平发展的五项共同愿景,你我都有责任共同推动。这不是为个人,而是为了两岸后代子孙啊!”

    2009年5月26日,同在钓鱼台,胡主席在宴请率团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特别安排生日蛋糕庆祝吴伯雄的农历生日,令吴“非常意外,感到相当温馨”。

    正在撰写《台海风云六十年》新书稿、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台研院副教授的李立说,胡主席倡导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以前比,是一大创新。历经反“台独”促和平的艰苦努力,两岸安然度过因“台独”分裂活动造成的“高危期”,并于去年实现历史性转折,展现台海和平发展、更上层楼的美好前景。
[/size][/font]

留言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快速回复你的内容


回复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回复内容: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