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栏|博客 > 新老年文萃 > 童芍素 > 正文          

收获友情

 

应台湾成功夫学校长邀请,浙江大学研究生交流团于2003年3月10日跨越海峡,抵达宝岛南端的工业重镇高雄市,19日从岛北的台北市离别。此间短短10天在成功大学的精心安排下,沿台湾岛西侧,由南至北,途经高雄 - 台南 - 新竹 - 台北等四座城市,依次访问了高雄中山大学 - 台湾成功大学 - 新竹交通大学 - 新竹清华大学 - 台北科技大学 -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
华梵大学和世新大学。同时,在台湾还参观统一企业,游览了台南古迹和曾文水库;在新竹浏览了新竹科技园。这10天里我们的生活方式共同的特点是将睡眠压缩到最低点:每天3-5小时。尽可能多的把时间用在和台湾高校的同行、同学交流,增进友谊;尽可能多的亲近宝岛的山山水水,感悟割不断的手足之情。尽管这样,我们交流团的15位成员都是第一次到台湾,来去匆匆之中,对台湾和所到大学的了解也只能是一鳞半爪,更未及细细品味个中的幽长。但作为迈出浙江大学的一次学习,我们收获的不仅是见识,而且是友情。热情接待过我们的成功大学欧善惠副校长在给我的信中写道:“贵校此行,不仅加强了两校问密切之交流和合作关系,更让学生们能就生活、文化、学习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分享,相信这些经验会是他们一生回忆中最缤纷的一页!这缤纷中洋溢着的是友情!
   
    宝岛之行我们收获的是海峡两岸青年学子浓烈的友情,那是一种拥有共同文化基因的手足之情。从我们抵达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湾的高雄中山大学那一刻起,浙大学生就被浓烈的友情包围着。一见如故的亲昵,让人感到,对这次相聚他们己经盼望了很久很久。只要见面,就没有寂寞。他们的话题从海峡两岸的风土人情到各自学校的学科专业,从校园社团活动到就业的现状与刨业的趋势,甚至从买衣服砍价的经验到网络游戏的兴味……尤其是在成功大学.由雅勘率领的青年领袖社的同学们连续数日.在白天和晚上的交流活动之后,还意犹未尽地到我们下榻之处挤在学生房间里聊到凌晨。而每天分手之后,还要将当天数码相机中的照片全部输入电脑处理,有的甚至通宵达旦。他们用年轻人的智慧和幽默精心策划安排着浙大同学的活动,尽可能让他们的朋友在有限的时问里多了解宝岛的历史和现状,多了解台湾大学生的生活和向往,甚至多尝尝台湾的风咪小吃。同龄人真诚感悟到的是海峡两岸学子制舍不了的手足之情。年轻一一代炎黄子孙追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得更务实、宽容,灵活、友善,也更懂得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们在意识着自己对中华民族负狞的历史责任,也一定会明智而坚定地尽心尽击。
   
    宝岛之行我们收获了大学之问的友情。我们所到的台湾8所大学的教师和浙大都有不同学科、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他们都很关注浙大近几年的发展,很希望更多地了解浙大,增进交流与合作。尤其让他们意外惊喜的是成功大学前两任校长吴京教授和马哲儒教授,在李克让教授的略同下,专六安排在他们的办公室里接待了交流团全体成员。他们倾情叙述了多年来致力于海峡两岸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初衷和经历,语重心长地诉诞了他们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以及年轻一代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两小时的交谈使同学们受到震动。成大的学生也未必都有机会在校长办公室聆听老校长的教诲。这是两位老校长珍惜和浙大的友情所致。作为浙大的教师和管理者,我深感所到几所大学在学生培养教育方面值行我们学习借鉴的有两点:一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和谐发展,二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两点不便是各校清晰表达的办学理念,而且具体融入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器物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大学精神,以及参与式的管理方式秘生活秩序,还有学校对教师人文素养的关注,以及教师对自身人文素养的重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很在意细节所包含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高雄中山大学存一种包装极其简朴的纸盒铅笔,一盒六支铅笔的本色木杆上,每支嚣烙着著名诗人,中大教授余光中的题词:“这世界待你向前推动,像铅笔旋转在你手中”,“唯你的视线无限,瞧超越水平线的有限”、“乐山乐水,智仁兼备”……为了我砖这两点办学理念秘经验的渴求,各校的同行有闻必答、有求必应地给我介绍,让我感受和分享,我也尽可能地介绍浙大的有关情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新大学见好就收的前任校长成嘉玲博士和华梵大学激流真透的校长马逊博士,她们是台湾著名的大学女校长。以前我们在北京和杭州分别相聚过,这次在台湾再次相聚,倍感亲切。她们改女校长特有的周到和细腻,让我分享了她们办学的体验。女校长对师生的人文关怀甚至在校园的一草一木之问。这短短 10天中,我们交流团的每位成员部分享到了台湾这几所大学昀精彩之处,迷难道不是海峡两岸犬学之间日益增进的友情吗?!
   
    我们意外收获的是交流团成员之间的师生情、学友情。平时在学校大家都为自己的工作,学业、生活所累,几乎没有时同和场合如此自然的交往与交流。来自不同工作部门的教师和来自7个学院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出行10天朝夕相处,真是难得。这十一位学生都很优秀,富有个性。虽然有的沉稳,有的冲动;有的成熟,有的幼稚;有的干练,有的天真;有的豪放,有的细腻;有的热烈,有的淡雅;有的张扬,有的内秀……但都具有传统的浙大学生诚,勤的品行,都以团队为重。台湾之行10天,我生活在同学们的尊重、信赖、理解和关爱之巾,他仍的青春活力激发着我,他儡盼出色让戎盛受萄“阳光下再也没有比教师更好的职业了”。同时,深盛学校为学生的培养和终身发展还应该有更多,更深的思考,和更新,更实的举措。今后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也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永远祝福他们。学生的成功是大学永远的光荣。
   
    现代的学习理念认为学习是全面的,既包括知识、技能的习得,也包括态度、情感的培养,这次台湾之行,我们交流团每们成员不仅收获了见识,而且收获了友情。这是一种更具现代人文精神昀学习收获。我时常和学生交流:人生是一个人从诞生到死亡的过程的集合体。因此,只有经历才是最可珍惜的人生财富。10天在人生长途中不过是一瞬间。然而10天宝岛之行,我们收获的友情将成为跨越海峡的记忆,长存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