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栏|博客 > 新老年文萃 > 章楚藩 > 正文          

永无尽止 未济人生

 

  《易经》共六十四卦,第六十三为《既济》,最后一卦为《未济》。这两卦的意思正好相反。《既济》卦的卦象为水在火上,水火相交而能煮成食物,喻“事已成”;《未济》卦象为火在水上,水火不相交,不成烹饪,喻未能济物。既济未济,一正一反,但既济中有未济,未济中又有既济。中国人有善于从正反两方面、对立两方面去体会宇宙人间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思维习惯,都是从《易经》中来的。例如有生命就意味着有死亡,也只有不断的死亡,才会有不断的新生命诞生出来。于是,万物生生不息,新陈代谢,推陈出新!如同鲑鱼,从海上回游至淡水上游,因产卵或精疲力竭而死亡,看似生命的结束,但完成使命产下了下一代,使生命无限延续,这不正是一个新的循环的开始吗?我曾游北美阿拉斯加,在科奇坎参观鲑鱼产卵景点,见浅水滩上有许多鲑鱼尸体,景象特奇,因即景抒情,作《鲑鱼》诗一首云:“鲑鱼生于浅水滩,少小离家出海湾。成长返乡来产卵,愿育后代死寒潭。”从鲑鱼的生死现象,可体会《易经》既、未卦的深刻哲理。


  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也启发我们对“未济人生”的哲理思考。



  《易经》以“终始”的概念来统摄全书。既、未两卦在六十四卦中的地位仅次于乾、坤两卦。《易经》把事物发展看作有始有终、终而复始、有生有灭、生生不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由阴阳相聚所形成的天地为起始的,故以乾坤两卦为《易经》之首。天地生成万物,遂有千种变化,万般运动,所以乾、坤两卦之后次以诸卦,展开各种矛盾运动:从自然规律到政治形势,从统治阶级到普通百姓,从婚姻家庭到衣食住行,从文化民俗到哲学思想,无所不及。然而,一个过程总有穷尽之日,一个矛盾总有解决之时;而矛盾止息只是相对的,矛盾运动才是绝对的,随着旧的过程止息,新的过程必将产生。所以《易经》六十四卦不以“既济”作结,而以“未济”作结。《序卦传》说:“物不可终穷,故受之以未济终焉。”以“未济”作结,充分反映了宇宙万物变易无穷的自然规律。这种以乾、坤为开首,以既、未为终结的安排,使得《易经》“变也”这一深刻的思想得以巧妙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易经》变易无穷的辩证之理。



  现看《未济》卦义的具体阐述:卦辞曰:“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意谓:未济卦象征事未成,勉力使成可获亨通;若你像小狐渡河接近成功,却被水沾湿尾巴,则无所利益。其大《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意谓:火在水上(难以煮物),象征“事未成”;君子因此须审慎分辨诸物,使之各居适当的处所,则万事可成。


  全卦大旨乃在说明:“事未成”之时,若能审慎进取,促使其成,则“未济”之中必有“可济”之理;但卦辞在指出努力求济可致“亨通”的同时,仍不忘事物发展的另一面,以小狐渡河将尽“濡尾”、徒劳无益为喻,告诫人们若不慎始慎终必难成济。总之,未济卦是告诉我们,事情在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怎样去努力的智慧,即要诚信、守中道,戒骄戒躁,谨慎小心,审慎进取。


  精益求精,更上层楼:


  《未济》卦提醒我们,凡事必须存着“未济”的心理,才不致陷于志得意满自毁前功。因为宇宙如此广大,人类的成就不可能有完全既济的一天,故无论任何人,对于事业的追求都是没有止境的,即使一时的成功,不过只是针对一个阶段而言,人生是没有绝对的成功的。古云:“活到老,学到老”,正是此意。《未济》的“未成功”意象,正是推动人们明白事物的变化之理,而能不断地从零开始,永不停息脚步奋发进取,促使求事其成,而且精益求精,更上层楼。


  培养能力,待时而济:


  《未济》是身处在险境中的意象,是须待时而济,并非不济,或者不可济。其卦象是险在内,明在外(内坎外离),即是若渡过险难,便是光明,故未济卦的前途是光明的,是“亨通”的。但是,面对困境的我们千万不可躁进,必须慎始慎终,安分守己,等待时机。懂得忍耐并不是要我们委屈自己,而是在这段对自己较不利的期间,做好万全的准备,反躬自省,深刻检讨,并加以改进,以待时而济。人生不可能永远顺遂,遇到困难切忌莽撞躁进,或者消极颓废,而是应该培养自己适应困难的能力,守常而顺变,作出明智的抉择,若我们无法等待时机就急于前进,可能会导致未看清楚目标,作了错误的判断,而造成新的错误;而若我们因为面对困境就从此不勇于前进破险,让时机一再从身边流失,此困境也永远不能济。故遇困境而能忍耐、等待,不妄进躁动,重在培养解决困境的能力,是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的,当机会一来临,我们以万全的准备去迎接,以此实现目标,必定会比他人更加耀眼灿烂。


  未济卦也告诉我们:事物的成败,是随时均可转化的。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而且,事物的“完美”或“成功”也是相对的,“缺陷”或“未成”却时时伴随着前者而存在。俗语说:“可与人语无一二,不如意事常八九。”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曰:“《未济》终焉心飘渺,百事翻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誰免余情绕?”这首诗看上去好像有点失意,有点忧伤,实际上是从未济卦中体会到一种哲理:成功与未成,完美与缺陷都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全看人如何努力。


  人生在世,就是一个“结”点连着一个“结”点地生存发展下去,前一个阶段的终点,恰好是下一个阶段的始点,下一个阶段的终点,又是下下一个阶段的始点,如此波浪式地前进。如“学无止境”,人生也无止境,用积极一点的话来说,就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也是这个意思。


  前些年,我们湘师巨浪班的同学,在毕业五十周年时聚会,大家畅谈人生体会,我在会上吟诗一首:“湘师同窗情意稠,转瞬已届五十秋;人生努力终复始,后浪前浪永不休!”也体会到“未济人生”的情和理。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7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