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共六十四卦,第六十三为《既济》,最后一卦为《未济》。这两卦的意思正好相反。《既济》卦的卦象为水在火上,水火相交而能煮成食物,喻“事已成”;《未济》卦象为火在水上,水火不相交,不成烹饪,喻未能济物。既济未济,一正一反,但既济中有未济,未济中又有既济。中国人有善于从正反两方面、对立两方面去体会宇宙人间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思维习惯,都是从《易经》中来的。例如有生命就意味着有死亡,也只有不断的死亡,才会有不断的新生命诞生出来。于是,万物生生不息,新陈代谢,推陈出新!如同鲑鱼,从海上回游至淡水上游,因产卵或精疲力竭而死亡,看似生命的结束,但完成使命产下了下一代,使生命无限延续,这不正是一个新的循环的开始吗?我曾游北美阿拉斯加,在科奇坎参观鲑鱼产卵景点,见浅水滩上有许多鲑鱼尸体,景象特奇,因即景抒情,作《鲑鱼》诗一首云:“鲑鱼生于浅水滩,少小离家出海湾。成长返乡来产卵,愿育后代死寒潭。”从鲑鱼的生死现象,可体会《易经》既、未卦的深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