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拾趣
这里记录的故事虽很琐碎,但对我来说很难忘怀。其中有的是有趣的;有的是耐人寻味的。
这一切让我感动:它体现了这里的人对动物的感情是平等的、尊重的;只有懂得尊重人、以平等待人的人,才可能对动物也有这种感情。
B、与小松鼠共进午餐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图书馆曾是我常去的地方, 一 去就坐一天。图书馆里面是不可以吃东西的,中午要到外面就餐。好在附近的人树下、花丛中,有许多露天小餐桌。那还是我第一次去时,择一个位子坐下,刚拿出食品准备吃饭,桌子边上忽然冒出了个尖尖的小脑袋,一双黑溜溜的圆眼睛正直视着我。我愕然:“你是谁?”它好像懂得我的心思,纵身跃上桌面亮了相:哈!一只可爱的小松鼠,毛茸茸的大尾巴挺精神地竖着。我觉得挺有趣又怕惊了它,悄悄说:“你想共进午餐?吃吧,请便。”它端坐不动,坦然地望着我。我说:“你也是美国人习惯:分食制?我们中国人是一起吃的。”我分了一丁点三明治给它。它嗅了嗅,不吃!我找点别的什么,水果?没带。不过有果酱面包。我撕了一点给它:“这个总可以吧?”它高兴地吃了……我们就这样边聊边吃,很愉快,只是它吃饱了掉头就走,这可没有美国人的习惯:收拾干净。就得我来干了,但我还是乐意地把碎末残渣收拾进了垃圾箱,对已经上树的它说:“欢迎下次再来”!
临走,我看见不远处另一小餐桌上也有一只小松鼠,在与两个人共进午餐。这里的小松鼠们很习惯了,人们也很习惯了。
以后我每次去那里吃饭,总不忘带点小松鼠爱吃的东西,因为和它们共进午餐实在是件快乐的事。不仅在大学校园里,在公园里,在我们家后园的丝橡树上,都会遇到小松鼠。我喂它们食物,它们有时用前边的小“手”接过去捧着吃,有时就把嘴凑过来吃我手里的东西,但从来不曾咬着我的手。它们没有被人捕捉被人伤害的经验,所以那么亲近人,信任人。
C、泠泠和野鸭子
后园有个水色湛蓝的游泳池。那天儿媳带着十岁的泠泠和三岁的安宓在游泳池里游泳。忽然来了个不速之客:从天上降落了一只野鸭,大大咧咧地来参加游泳。孩子们高兴了,可儿媳紧张了,一把抱住野鸭上了岸,放在池边地上它就拉了一堆大便:儿媳妇恼火地骂它:“还好把你抱了出来,要是拉在游泳池里.这一池水可怎么办呀!杀杀吃掉你!”
这一骂可不得了,泠泠从水里跳上岸抱起野鸭就走,谁都不许靠近一步,更不许任何人碰野鸭一下。是呀,要保护野生动物,妈妈竟说“杀杀吃掉你”;小姑娘今天变得很“凶”,这只野鸭挨骂以后,竞得到了一个挺厉害的监护人。
大家说服泠泠:“你总不能不吃不睡一直抱着它呀!”泠泠不管;“妈妈是骂它,不是真的要杀掉它呀!”今天她对谁都不信任,敌对地“严阵以待”。最后总算有条理由说动了她:“野鸭喜欢自由地在天上飞,不喜欢被人捉住不放。”她心动了,那怎么办呢?大家讨论后,得出了一个人人都接受的方案:把野鸭送到远处有树有水的地方,让它喜欢,也不妨害家里游泳池的卫生。泠泠抱着野鸭上了车,叫爸爸开车,一直开到很远的森林里,找到有水塘的地方,把野鸭放了。
一天去郊游,我们在小山丘上休息。山丘下的大池塘里有几十只野鸭在嬉水,泠泠拿了块面包去池边逗野鸭玩了,我们拿出食品准备野餐。忽见泠泠领了一大队野鸭上了坡,她不时回头招呼它们,一只领头鸭紧跟着她,后面几十只野鸭排着队,摇摇摆摆,像军队一样开上来了。泠泠把这支“鸭军”一直带到我们面前,要我们赶快拿出面包给它们开饭。它们美美地吃了一顿后,纷纷展翅飞回池塘。泠泠很得意,她当了一次“野鸭司令”。
D、野兔子住进了我们后园
放暑假了,怕小孩寂寞,买了只家兔给她们养,还买了个很好的兔笼子:有存吃的、吸水的,舔盐的……凡免子需要的设备齐全。泠泠和安宓为兔子忙得不亦乐乎。只是兔子是关在笼子里养的,孩子们要打开笼子门给兔子自由;大人们说笼子门打开后兔子会跑掉,它和猫、狗不一样。为此总是争论不休。终于有一天两个孩子把笼子门打升了,希望兔子出去后自己会回“家”,可是兔子跑了从此不再回来。那么好的兔笼也就扔在后园角落里。
让她俩开心的事来了:两只灰色的野兔子不知从什么地方钻进了我们的后园,估计是从金鱼池背后没人去的那小块灌木丛里。但谁都不会去调查,怕惊动它们。每天清早、夜晚,园子里没人时它们出来活动。穿过几株果树,钻出木栅栏,绕过房子到前面草坪上,有一次还看见一只跑到马路对面人家草地去了,后来白天也常出来,不过总是这条路线。孩子们非常快活地偷看它们,美美地说:“它们欢喜我们家。”是啊,这里家家都有大园子,它们不上别人家就上我们家。
可是惨案发生了,那天早上上班的、上学的都走了,家里只剩我们两个老人。突然听见马路上一声急刹车,接着车上跳下三个人惊慌地大叫:车前有一只被压死的野兔!我马上想到是住在我们家的,一定是黎明时出去,开车的人看不清,它遭了车祸:我们不忍去看它血肉模糊的尸体怎样被收拾掉,只是呆在窗前望着马路。我们商量,一定保密,就我们两人知道,尤其不可对小孩说,她们知道后会很伤心。这件事一直隐瞒到我们离开美国回了国。
不久前,儿子在越洋电话里说起有件事很有趣:那两只野兔子竟自己搬进原来家兔的笼子里住下了。我喜出望外:压死的那只野兔子不是曾住过我们家的,是住在别人家的?不过我还是没有说起压死过兔子的事,毕竟也是不愉快的,何必再说呢?
放下话筒,我怀念起那两只野兔子来:它们真聪明,那兔笼一切设备原都是为兔子设计的,实在是它们安家的最佳选择;这次倒是不用再关笼子门了,两个小孩不知该多么高兴呢!
E、与豺狗对话
女儿全家搬到,西部与洛杉矾毗邻的千橡树市,这是一个以美国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大的)生物工二程制药公司AMCEN为中心的新兴城市,是从野橡树原始森林中开辟出来的。女儿和女婿都在Amgen科研部门工作,也就在这座城市里买了一幢新建的两层楼房子。那时后园围墙外马路的那一边,还是一片未开垦的野橡树林,一直向丛山峻岭延伸过去。
2001年我初到那里时,住在楼上。半夜里忽然被屋后一阵大声喧闹吵醒,好像一群人在吵架,听不懂,不是英语也不知是什么语言。起床到后窗看看,月光如水,马路上路灯明亮,一个人也没有。第二天问女儿昨夜周围发生了什么事,大家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这里很安全。但一连几夜都如此,我很诧异。那晚九点多,大家还没睡,这种喧闹声又在后墙外哗然而起,我赶快叫他们听,谁知竞被九岁的小玮妮笑话了:“哈哈,外婆连豺狗叫都不知道!”
原来是豺狗!还每夜都在我们后墙外成群结队地喧闹,想起来都有点毛骨悚然。常说“豺狼虎豹”,“豺’’可是第一位的,成群结队上来时,较弱的狮虎都可能成为它们的猎物。怎么住在这样的地方?我有点纳闷。就关照他们傍晚不要再出去散步了,小心为是。可是女婿说不要紧的,他早上开车从山边过,常遇见豺狗在马路边散步,这里的人不伤害豺狗,豺狗与人和平共处。女儿也作如是说,小玮妮的眼神闪烁着调皮的目光,显然觉得外婆有点胆小如鼠,豺狗有什么好怕的?!
令人不能相信的事发生了:
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玮妮站在二楼的后窗口,面向马路那边的野橡树林,两只小手在嘴巴上做成一个“喇叭”形,模仿起豺狗的长嚎:“啊——呜——”那么像,那么嘹亮,那么悠远!接着,野橡树林里传来了回应:“啊——呜——”于是此起彼落,一声迭一声地呼应……天哪!我们的小玮妮在和林中的豺狗们对话了!
不知为什么,以后夜里豺狗的喧闹吵不醒我了,我睡得很好。傍晚我也常一个人去散步,这里家家花木扶苏,繁花似锦……我的胆子大起来了,对豺狗问题,慢慢地不再有什么“感觉”了。
F、小狗“唯唯”
那是七月的一个周末傍晚,我在女儿家。门口一阵笑语喧然,孙女泠泠和安宓抱着一只哈巴狗跑进来,外孙女玮妮立即奔过去,三个小孩乐成一团。随后儿子和儿媳停好车进来,说今天领养了一只狗,带它来和亲人见个面。
女婿端详了一番说它是更像一只小的羊,我说以为抱来了一只大猫……真的是“其貌不扬”:头上黑毛,长长的,身卜褐色毛,短短的。儿子说身上毛原本也很长,他把它剪成这个样,为了干净。
怎么会突然养狗呢?在这个爱狗的国家里我们全家都反对养狗的,不仅脏,而且麻烦,尤其咬了别人,按美国的法律得赔上万元还不够。今天他们是怎么的呢? 原来他们今天本是去动物市场买只家兔给小孩养的,放暑假了嘛。在市场上选兔子时,看见政府让人领养的一些狗。都是无主的流浪狗,有的是狗主人迁徙失落的、有的甚至主人亡故的……这些狗被政府收容让人领养。年龄小模样好的很快被人领走了;反之则无人要,最后被送去做“动物试验”用的狗,或打针处死,命运也够悲惨的。这只狗,就属于后一种。它已五岁了,接近老年了。有意思的是他一看见我儿子他们这一家人,就在笼子里兴奋起来,好像遇见了亲人,转来转去想跟他们走,两眼露出渴望和期待!这让他们动了心,,打听,它属“北京哈巴狗”种,还有点乡情呢!于是全家临时决定:认养它。花五十多美元检查身体、打防疫针等,办完手续,带回来“理发”、洗澡,而后带来会亲人亮亮相。
它看见我们一点不陌生,围着大家转来转去,对每个人都非常友好而温顺。也许它那唯唯诺诺的样子吧?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唯唯”。它还只在有瓷砖的地上活动,不去有地毯的地方,看来是原主人严格训练过的。它东嗅嗅西闻闻熟悉环境,也向垃圾桶嗅了嗅,儿媳喊了句“no”,它竟回过头来“汪”地叫了…声,惹得大家笑了:这个老实头还骂不起,要回嘴的呢!仍有它的个性。
人家在猜揣他被遗弃的原因时,它已在桌子下睡着r,十分疲倦的样子:它经历过命运的大坎坷,现能颇为安然地沉睡,说明它有又回到“家”的安心和自庆。怪可怜的。 临走,它熟练地跳上车,在后座两个小孩中间稳稳地坐下,俨然一家“五口”。
过了些日子,大家发现唯唯有心理障碍:害怕离开人。那时小孩放暑假,都在家,它时刻紧跟人,寸步不离。更害怕离开屋子,特别害怕被关在门外。自家的园子里也不敢去,除非有人陪着。遛狗、散步之类别的狗高兴的事,它不喜欢。大小便只好领它到后园里去,也要人陪着,否则它就拉在家里,电知道拉在厕所里的地上。这也够烦人的了!但理解它:它怕再次被遗弃,怕极了!它的心灵受过创伤!
为此,它还闯过大祸:一天我们全家去圣迭戈做客,在那里住了一夜。走前,我们为唯唯在游泳池边的长廊中搭了个帐篷,里边铺了个小狗窝,吃的喝的什么都准备齐全。我们认为虽然人都走了,但它仍在“家”里;虽不在屋内,却在廊内,还为它做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应该没问题了。谁知第二天回来一看,不得了:它居然打翻了.帐篷,抓破了两问厅一个卧室通长廊和园子的六扇大纱门。它原以为扒破纱门是可以进屋的,可是里面都是落地大玻璃门,它无法打开!它想从大门进屋?它居然扒破了园子通
外面的篱笆(哪来那么大力气?),转向大门,当然更进不去,它满马路地奔跑、呼叫我们……发了疯似的它,被邻居发现了,把它从被它扒开的篱笆洞中塞回家,并堵了那个洞……我们回到家,它虽喜出望外,已筋疲力尽,如大病了一场!
面对那六扇“满目疮痍”的大纱门,终无一人责备它,人人心中都在想:它这一夜,不知是怎样的悽惶和恐惧?它以为又一次被遗弃了!它让我们为之动容。
好久以后,我们这一家人终于取得了它的信任:我们不会再遗弃它,它有点“放心”了。当我们将六扇纱门换成新的以后,也改装了一扇玻璃门——装了一个狗门。它不但敢自己由此去园子里大小便,还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当然一定得在屋子里而不是屋外面。它喜欢跟着我,但如果我在园子里太阳伞下看书,它只是不时出来看我一眼,仍回屋里。即使抱它出来一起晒太阳,它也只呆一会儿又回去了。它总感到在屋内放心。它被赶出过家门,被遗弃过,这心灵的伤痛伴随它终生。
被遗弃,是残酷的打击,受伤的心灵竟是如此难以平复!狗尚如此,更何况于人。
唯唯是只尽职的狗,它守门毫不懈怠;唯唯是只重感情而聪明的狗,孩子们放学前它早早守在大门后,知道小孩从大门进来;儿子儿媳下班前它早早守在通车库的边门后,听见汽车进库就激动万分欢蹦乱跳…··
2005年3月26日我收到一个E—mail,说小狗唯唯死了。它ll岁,垂垂老矣。那天大孙女在家,只以为它睡着了,它是很安宁地死去的。虽然大家都很难过,但我们总算给了它一个平安的晚年。
——原载《风景名胜》2002年第10期,原名《人与动物情——旅美拾趣》2007年6月充实内容。